第二百八十七章 若那小崽子坐上龙椅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颁下改封诏书后,拓跋焘独坐于空旷大殿中,心中殊无喜意。
他深吸一口气,只觉心上沉沉地坠着一块巨石。
这册封,与其说是奖赏,毋宁说是一种帝王平衡之术。
他何曾不知,拓跋余对那个位置暗怀期待。
虽然身子不如以前健旺,但他,还没老糊涂呢。
妥协、安抚,都是必要的,但他更清楚,自太子死后,拓跋皇室的很多人,都有些坐不住了。
其实,如若阿晃没有用巫蛊诅咒他,也不是不可被原谅……
悔意像是藤蔓,缠绕着他日渐衰老的心神。
拓跋焘心想,他应该出去散散心,他便叫上拓跋濬等人,与他同去虎圈围猎。
或是今日太乏,甫一上马,他便觉精神恍惚,摇摇欲坠。
眼见祖父要从马上坠下,侍从们都吓得魂飞魄散,惊呼着拥上前。
说时迟那时快,拓跋濬来不及多想,忙从马上跃下,疾冲至祖父跟前。
身姿矫健,如一头豹子。
避开受惊扬蹄的马,他只一个利落的翻身,便拉住了缰绳。
旋后,他低声呵斥,又轻抚马颈,竟迅速将惊马安抚下来。
安顿好惊马后,拓跋濬快步奔到被侍从搀扶起、尚在喘息的祖父跟前,急切问道:“翁翁!您没事吧?可曾伤到哪里?”
拓跋焘勉力笑道:“不碍事,你做得很好。”
拓跋濬方才放心下来。
待惊魂稍定,侍从们跪地请罪时,拓跋濬又主动为他们求情:“翁翁息怒,今日风大沙急,马匹骤然受惊,并非他们照管不周之过,还请翁翁莫要重责。”
拓跋焘眯起眼,认真打量他这孙儿。
安抚惊马,他软硬兼施;顾念侍从,他心存仁厚。好极!
拉着孙儿的手,拓跋焘端详着这张与故太子愈发相似、却似更为沉稳的脸庞,心中百感交集,叹道:“濬儿……你很好,比你阿父……当年更仁厚持重。”
倏尔,一个模糊的念头,在他心中愈发清晰。
终于,拓跋焘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。
隔日,拓跋焘携着拓跋濬入宫,入了凌云阁。此阁供奉着,大魏功勋最为卓着的文武大臣画像,非诏不得入内。
起初也未有此规定,直到出了拓跋仁骚扰继母一事之后。
阁内香烟袅袅,庄严肃穆。
拓跋焘带着孙儿,缓缓走过一幅幅功臣画像,讲述着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,也慨叹那些君臣相得的旧事。
接着,他从贴身的中衣里,取出两幅精心绘制却已略显陈旧的小像。
一幅是司徒崔浩,另一幅,竟是已故的废太子拓跋晃——他的亲儿子。
看着这两幅小像,拓跋焘顿时老泪纵横,语声哽咽:“濬儿……你看……这是崔司徒……满腹经纶,国之栋梁……翁翁本想着,待四海升平,便将他画像悬于此阁,受万世香火……可惜……可惜朕一时糊涂,竟……”
闻言,拓跋濬忙牵住他祖父的手。此时,无声胜有声,说话反是不妙。
隔了一时,拓跋焘抚摸着太子的小像,更是泣不成声:“还有你阿父……他本该是一人之下的贵人,日后……唉!是翁翁对不起他们……”
他紧紧握住拓跋濬的手,目光殷切而沉重,似要将期望都灌注进去:“濬儿,你定要记住翁翁今日所言。日后……若苍天垂怜,你能统御这万里江山,定要……定要行事沉稳,顾全大局,亲贤臣,远小人,万不可……万不可如你阿父那般,急功近利,失了分寸,最终……坠入深渊,万劫不复啊!”
这番近乎遗言的嘱托,和那两幅绝不该公之于众的小像,如烙铁般印在拓跋濬心上。
他眼中含泪,重重跪下:“孙儿……谨记翁翁教诲!绝不敢忘!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