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1章 渊盖苏文的残暴 (2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一些非嫡系部队的将领对此深感不满,认为渊盖苏文只是在利用他们当炮灰,为自己和亲信谋后路。
只是迫于渊盖苏文的积威和城外唐军的压力,这种不满暂时还不敢公开表露。
然而,高压之下,必有反弹。
驻守平壤以北最后一道重要关隘——大行城的一位非渊盖苏文嫡系将领,名叫高惠真,在目睹了南撤溃军的惨状,听闻了平壤内部的残酷清洗和日益绝望的局势后,心中的天平终于倾斜。
他深知,依靠大行城这点兵力,根本不可能挡住携大胜之威、很可能在开春后南下的唐军主力。
继续效忠渊盖苏文,只有死路一条,而且可能还会连累家族。
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,高惠真秘密派出自己的弟弟,带着他的亲笔信和城防图,冒险穿过唐军和苏定方游骑的封锁线,前往辽东城。
信中,他痛陈渊盖苏文囚禁君王、屠戮忠良、祸国殃民的罪行,表达了自己“心向王化”,愿意归顺大唐,献出大行城,并为王师前导,共讨国贼的意愿。
当这封密信几经周折,送到辽东城李积的案头时,这位沉稳的大唐统帅,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内斗,已经彻底摧垮了高句丽最后抵抗的脊梁。
平壤,这座高句丽最后的堡垒,从内部崩塌,只剩下时间问题。
御署内,炭火驱散了严寒,也映照着李世民深沉的目光。
他面前摊开的,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地图,而是夹杂着户部、工部文牍的辽东山川形势图。
“陛下,高惠真请降,大行城门户洞开,开春之后,我军直抵平壤城下,已无险阻。”
李积禀报时,语气中带着胜券在握的沉稳,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,“然则,平壤城高池深,渊盖苏文收缩兵力,拥众二十万,粮草据闻尚可支撑半年以上。
且眼下正值最严寒时节,我军若仓促攻城,即便能下,伤亡必巨,恐非上策。”
李世民微微颔首,手指无意识地点着地图上被唐军控制的广大区域,这些新附之地,城寨残破,人心惶惶,田野荒芜。
“懋功所言,正合朕意。”李世民缓缓开口,声音带着一种超越战场杀伐的深远考量,“刀剑可夺其地,未必能收其心。
若后方不靖,民心不稳,我军南下之时,便是后方烽烟再起之刻。
渊盖苏文坐拥二十万兵马,困兽犹斗,我军即便取胜,亦必是惨胜,徒耗国力。”
他抬起头,目光扫过署内重臣:“故此,这个冬天,我军要做的,并非急于兵临平壤城下,而是要将这已取之辽东之地,真正化为大唐之土,让这数十万高句丽遗民,心向大唐!”
一道道代表着“王道”而非“霸道”的旨意,从辽东城发出,迅速传遍唐军控制的辽东诸城。
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