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9章 魏征的指教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出了清河县地界,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而行,杜构望着窗外逐渐变化的景致,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。
他转向闭目养神的魏征,轻声问道:“魏公,清河崔氏当真会心甘情愿带头实行新政吗?这些百年世家最重祖产,让他们将田亩分给百姓,无异于割肉饲鹰。”
魏征缓缓睁开眼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。他轻笑道:“贤侄啊,你为官数年,难道还看不透这一层?这可由不得他们选择。”
他捋了捋长须,语气渐沉,“若是他们不愿推行新政,那便正中老夫下怀。
届时朝廷大军将会名正言顺踏平清河崔氏,以抗旨之罪论处,天下世家无人敢为他们说情。”
杜构闻言一怔,随即恍然大悟:“那若是他们做了...”
“若是做了,那便更好。”魏征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,“五姓七望向来同气连枝?一旦清河崔氏开了这个口,其他世家还能坐得住吗?
博陵崔氏、范阳卢氏、太原王氏,这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世家,到时候只有两个选择。”
魏征伸出两根手指:“要么乖乖跟着推行新政,要么落井下石摁死清河崔氏。
但你想,清河崔氏毕竟是百年大族,百足之虫死而不僵,临死反扑有几个世家能挡得住?
到时候世家内斗,朝廷正好坐收渔翁之利。”
杜构听得入神,不禁感叹:“这一招真是高明!无论崔氏如何选择,朝廷都能得益。”
“正是此理。”魏征颔首,“这一招,看似是针对清河崔氏,实则是要打破数百年来世家垄断朝政的局面。你可知为何非要选在此时动手?”
杜构思索片刻,试探道:“是因为陛下近年来大力推行科举,寒门子弟渐成气候?”
“只说对了一半。”魏征望向窗外,目光深远,“更因为如今的大唐,经贞观之治,国库充盈,兵强马壮,陛下和太子都有了与世家叫板的底气。若在十年前,这一招是万万使不得的。”
车队行至一处高坡,魏征命停车。
他指着远处连绵的田亩:“你看,这清河县的土地,十之七八都在崔氏名下。百姓终年劳作,却食不果腹。长此以往,必生祸乱。太子新政,不仅要收归用人权,更要解决这土地兼并的痼疾。”
杜构顺着魏征所指望去,只见田间农夫弯腰劳作,衣衫褴褛,与远处崔氏高墙大院的庄园形成鲜明对比。
他忽然明白,魏征绕道清河,不仅仅是为了震慑崔氏,更是要让他亲眼目睹这世家与百姓的天壤之别。
“侄儿明白了。”杜构郑重道,“太子推行新政,不仅是为了巩固皇权,更是为了天下百姓。”
魏征满意地点头:“你能明白这一层,很好。记住,为官者当时刻以百姓为念。
世家之所以能绵延数百年,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土地和人才选拔之权。如今太子要打破的,正是这两大根基。”
二人正说话间,忽见一骑快马自京城方向疾驰而来。马上骑士见到魏征仪仗,急忙勒马,滚鞍而下,呈上一封密信。
魏征拆开一看,面色微凝。
“魏公,可是京城有变?”杜构关切地问。
魏征将信递给他:“孔颖达联合五姓七望中的几家,要大闹朝堂,反对你的任命。”
杜构览信后,眉头紧锁:“这...该如何是好?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