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可由此破题。

之后的承题、起讲,可进一步阐述,无食则民乱,无兵则国危,二者皆为立信之基。

若统治者贪婪盘剥百姓,或穷兵黩武,则反而会蚕食民信、动摇国本。

等到了论述的核心部分,起股、中股,就到了开始发挥的的地方。

谈足食时,不会空言农本重商,而从常平仓、漕运入手,结合亲身所见,论如何疏通粮道、平抑物价,让百姓得以安居。

此乃信之源。

论足兵时,也不会泛泛而谈军纪严明,而是会结合边军粮饷,论述足兵必先足饷。

饭都吃不饱,还没钱,谁脑残了给你卖命啊!

所以足饷的前提是国家财政的健康。

一个能让士兵按时拿到军饷,家人得到温饱的朝廷,才能让军队有信,为之效死。

所谓民信,不仅仅是道德诚信,而是国家提供安全、维系秩序的能力与信用。

当朝廷能稳定地为百姓提供生存保障和安全保障时,公信力自然建立。

这三者如同鼎之三足,相辅相成。

批判片面追求足兵,而横征暴敛。

以及空谈民信,而无视民生疾苦的迂腐之见。

强调唯有实务通达,方能真正领会圣人之言的微言大义。

*

这一日的考试,他的状态极好,文思如泉,几乎未曾停笔。

直到下午,忽听周围传来剧烈的咳嗽声。

有人因风寒发作,咳得面色铁青,继而呕吐不止,呛得旁人皆侧目。

恶臭弥漫在狭小的号舍巷中,不少考生被扰得笔都握不稳,纷纷低声怨叹。

片刻后,又有考生支撑不住,抱头哀嚎,气氛一时紊乱。

得亏林向安手稳,没有受到干扰,继续答题。

至于饮食之事,他也非常注意。

一来有意控制进食与饮水,二来也因精神高度紧绷,根本不敢松懈。

幸而体魄尚健,得以撑过。

天色转暗,号舍内陆续亮起蜡烛。

林向安调了调坐姿,又继续挥笔。

到了深夜,最后一题只差收尾之笔。

忽听啪地一声,隔壁考生困倦打盹,手臂无意间压翻砚台,烛火随之倾倒。

隔壁号舍传来一声惊叫,紧接着是器物翻倒的声响,很快就有烟味,以及火光映照。

周围人听到动静,迅速警惕。

考生考试期间,没有允许,是不能离开号舍的。

就在这时对面的人察觉状况,惊呼出声。

“啊!走水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