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分析策略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车厢门被拉开,一道冷风灌了进来。
王鸣和许鑫一前一后地走了回来。
一个,是斗败了的公鸡。
王鸣的肩膀整个垮了下来,脑袋耷拉着,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的枷锁,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向外散发着浓重的、名为“我搞砸了”的颓废气息。
另一个,是刚结束了一场无关紧要学术研讨的教授。
许鑫面色如常,冷静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,镜片后的眼神平静无波,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一场决定团队命运的考验,而只是进去喝了杯茶。
这种极致的反差,让车厢里原本因等待而稍显轻松的气氛,瞬间冻结,坠入冰点。
当他们将那个堪称噩耗的结果带回来时,死寂被一声尖锐的抽气声划破。
“什么?!”
孙辉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,眼珠子因为震惊而凸显,他伸出颤抖的手指,来回指着王鸣和许鑫,声音都变了调。
“一个选了煎饼,一个选了烙饼?”
“不是……这也能选错?!啊?!就他妈两个选项啊!”
杜松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死结,他锐利的目光在王鸣那张懊恼到涨红的脸上扫过,又停在许鑫那片不起波澜的镜片上,一时间,大脑竟有些宕机。
一个简单的二选一,怎么就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?
这根本不是送命题,这是在送命!
王鸣的一张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,他像是被老师当众揪出错误的学童,急于辩解,渴望得到一丝理解。
“不是,你们听我说!听我说完!”
他的声音很大,带着一股焦灼的急切。
“这绝对是个陷阱!彻头彻尾的陷阱!”
“你们想,于老狗刚带我们从岛城过来,下一站去泉城,这全都是山东的地界儿!山东最出名的小吃是什么?是煎饼卷大葱!是煎饼啊!”
他越说越激动,唾沫星子在空气中飞舞,仿佛要用音量和气势来为自己逻辑的正确性背书。
“这根本不是在问我们喜欢吃什么,这是在考验我们对这次旅程的认知!这是一个地理题!是一个文化题!懂吗?!”
【笑死,王教练这套逻辑单拎出来,我竟然觉得好有道理!属于是高考阅读理解满分选手了!】
【可惜了,这是默契考验,不是地域文化知识竞赛。】
【出题人:我只出了一道题。王教练:不,你出了三道。】
【许鑫默默登场:我上学的时候,你这种过度解读的题我都是直接跳过的,因为出题人肯定没你想的那么多。】
王鸣的咆哮还在车厢里回荡,许鑫冷静的嗓音便响了起来,那是一种陈述事实的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,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入喧嚣。
“不对。”
两个字,轻飘飘的,却瞬间压过了王鸣所有的激动。
许鑫推了推眼镜,镜片反射出顶灯冰冷的光。
“问题的核心是‘默“契’,是五个人在毫无沟通的前提下,做出共同的选择。煎饼,具备极强的地域属性,这意味着,它在全国范围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并不均衡。这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、高不确定性选项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。
“而烙饼,虽然不如煎饼有特色,但它具备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性。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‘烙饼’这个概念是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基础。它是认知公约数最大的选项。”
“从概率学的角度分析,选择烙饼,我们五个人达成共识的可能性,远远高于选择煎饼。”
“所以,这不应该是地理文化题,而是一个考察普遍共识的社会学问题。”
车厢内的空气,因为这两个截然相反、却又各自成理的解释,变得粘稠而沉重。
列车碾过铁轨接缝时,发出了“哐当、哐当”的声响,一下,又一下,如同沉重而紊乱的心跳,敲打在每个人的胸口。
一个诉诸于感性的地域文化归属。
一个诉诸于冰冷的社会学逻辑。
王鸣的胸膛剧烈地起伏,汗水已经浸湿了他额前的发丝,顺着太阳穴滑落。他像一头被无形牢笼困住的野兽,焦躁地扫视着孙辉和杜松,试图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一毫的认同。
“你们说,你们说!是不是这个理儿?于老狗那孙子,就喜欢玩儿这种弯弯绕!他这就是在给我们下套,挖坑!”
他的声音依旧洪亮,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直爽,此刻却透出一股无法掩饰的虚弱和心慌。
然而,没有人接他的话。
孙辉和杜松面面相觑,两个人的脑子已经彻底成了一锅浆糊。
王鸣的逻辑,听起来很有道理。
许鑫的分析,听起来也他妈的无懈可击!
许鑫就站在他对面,镜片隔绝了他大部分的眼神,只留下一片冰冷的、理性的反光。他再次扶了扶镜框,这个细微的动作,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镇定和压迫感。
“你的逻辑,建立在一个核心假设上。”
他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穿透了王鸣的咆哮和列车的噪音,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这个假设是:出题人希望我们理解他埋藏在题目之下的‘潜台词’。”
“而我的逻辑,建立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基础上:出题人希望我们作为一个团队,在信息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,做出最稳妥、最不可能出错的选择。”
许鑫的语速不快,却字字诛心。
“在无法揣测出题人真实意图的‘信息迷雾’中,概率学和社会学统计,是唯一理性的、可以依赖的决策依据。”
“放弃拥有最大共识基础的‘烙饼’,而去赌一个高风险的、带有强烈地域文化符号的‘煎饼’,这本身就不是一个追求‘默契’的行为。”
“这是一种赌博。”
许鑫的每一句话,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,精准、冷静,不带一丝烟火气。
他不是在争辩。
他是在解剖。
解剖这次注定的失败。
也解剖王鸣那套看似充满“人情味”和“小聪明”的逻辑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