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各执一词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【哈哈哈哈哈哈救命!王教练这表情是要当场飞升吗?堪称行走的表情包!】
【他急了他急了!他想告诉许鑫答案,但是他又不敢出声!这便秘一样的表情,我能笑一年!】
【许鑫视角:歪?妖妖灵吗?这里有个中年男子眼睛抽筋,疑似面部神经失调,情况很紧急!】
【我感觉到了绝望,一种跨越屏幕、撕心裂肺的绝望!王教练,我懂你!】
许鑫显然也注意到了角落里王鸣那张扭曲到变形的脸。
他愣了一下,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,镜片后的眼神里,充满了纯粹的、不加掩饰的困惑。
王教练这是……眼睛进沙子了?还是中午吃坏肚子了?
“咳。”
于导一声轻咳,如同法官敲下法槌,瞬间将许鑫的注意力拉回到了审判席前。
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云淡风轻的笑容,慢条斯理地问出了那个魔鬼般的问题。
“许老师,煎饼和烙饼,你喜欢吃哪个?”
许鑫没有像王鸣那样CPU过载,也没有立刻回答。
他的职业习惯让他瞬间进入了分析模式。
他的大脑,不像王鸣那样依赖运动员的直觉和所谓的“灵光一闪”,而是在飞速地构建一个严密的逻辑模型。
第一,问题本身是二选一,一个典型的封闭式选择题。
第二,根据规则,考验的核心是“默契”,而非“偏好”。
那么,导演组设置这个问题的根本目的,就不是考察个人口味,而是考察团队五名成员,能否在信息隔绝的情况下,找到一个最大概率的“共同认知”。
他开始解构两个选项。
煎饼。
属性:地域性强,主要流行于北方,特别是山东、天津等地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,更偏向于“特色小吃”的范畴。这是一个具有鲜明标签的选项。
烙饼。
属性:普遍性强,几乎遍布全国。从南到北,家家户户都有类似的做法,是一种更基础、更传统的面食。这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、更模糊的选项。
分析到这里,问题就转化成了一个概率学问题:五个来自天南地北、职业背景、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人,他们的认知交集,会是那个“特色鲜明”的选项,还是那个“普遍基础”的选项?
答案,几乎是瞬间就弹了出来。
是“烙饼”。
因为“烙饼”这个概念,拥有无与伦比的普遍性,它几乎不会引起任何认知上的偏差。不管你是哪里人,你都知道烙饼是什么。它代表了一种最大范围的、最基础的共识。
选择“煎饼”的风险太高了。
万一团队里有南方人,或者像杜松那样的音乐人,对这种地方特色小吃不熟悉、不感冒呢?只要有一个人选错,全盘皆输。
而“烙饼”,是每个人都能理解,都能接受的安全选项。
这,才是于老狗真正想考察的“大众默契”!不是什么文化,不是什么地域,而是最纯粹的、基于社会学和统计学的逻辑判断!
许鑫再次推了推眼镜,镜片上闪过一道智慧的光芒。
他看了一眼旁边角落里,那个已经急得快要原地爆炸的王鸣,又看了一眼对面牌桌后,那个笑得高深莫测的于导,心中已然有了决断。
虽然王鸣的表情很痛苦,像是在暗示什么,但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逻辑推导。
“我选,烙饼。”
他用一种平静而确定的语气说道,仿佛在陈述一个数学公理。
他觉得,这个答案,在社会学和统计学意义上,都是无懈可击的最优解。
“噗通——”
一声闷响。
许鑫话音刚落,旁边等待席上的王鸣,整个人像是被戳破了的气球,瞬间瘪了下去,从椅子上滑了下来。
他双手死死捂住脸,肩膀剧烈地垮塌,从指缝间泄出一声绝望的、长长的叹息。
完了。
芭比Q了。
第一次默契挑战,宣告彻底失败。
他甚至不用等于导宣布结果,就已经清晰地预见到了这个无比悲惨的结局。
于导脸上的笑容终于绷不住了。
他的嘴角控制不住地咧开,露出了一口整齐的白牙,那幸灾乐祸的表情不加任何掩饰,眼神里充满了计谋得逞的愉悦。
“好了,两位老师,你们的选择已经记录完毕。”
他挥了挥手,像是在驱赶两只斗败了的公鸡,语气轻松写意。
“现在,你们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了。”
王鸣和许鑫站起身,一个垂头丧气,一个面带疑云,像是两名战俘,默默地走出了屏风。
当他们一前一后回到车厢众人面前,将这个噩耗带回来时,整个车厢里原本还算轻松的气氛,瞬间降到了冰点。
“什么?!”
孙辉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,他指着王鸣,又指着许鑫,满脸的难以置信。
“一个选了煎饼,一个选了烙饼?”
“不是……这也能选错?!就两个选项啊!”
杜松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,他看看一脸懊恼的王鸣,又看看一脸冷静的许鑫,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这简单的二选一,怎么就成了送命题?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王鸣一张脸涨得通红,像是犯了错的小学生,急切地解释着自己的思路:
“不是,你们听我说!这绝对是个陷阱!于老狗刚带我们从岛城过来,下一站去泉城,这都是山东的地盘!山东最出名的是什么?是煎饼啊!这根本不是在问我们喜欢吃什么,这是在考验我们对这次旅程的用心程度!这是一个地理文化题!”
他越说越激动,仿佛要通过音量来证明自己逻辑的正确性。
然而,他话音未落,旁边的许鑫便冷静地推了推眼镜,用一种陈述事实的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,复述着他的推演过程。
“不对。问题的核心是默契,是五个人共同的选择。煎饼的地域属性太强,属于高风险选项。而烙饼,具备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性,是认知基础最广泛的选项。从概率学上讲,选择烙饼,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远高于煎饼。这应该是一个考察普遍共识的社会学问题。”
车厢内的空气,因为这两个截然相反却又各自成理的解释,变得粘稠而沉重。
两个人的逻辑,听起来……竟然都他妈的有道理!
死一样的寂静。
只有列车碾过铁轨接缝时,发出的“哐当、哐当”声,如同沉重的心跳,敲打在每个人的胸口。
王鸣的胸膛剧烈起伏,额角的青筋一跳一跳,汗水已经浸湿了他额前的发丝。他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,焦躁地扫视着众人,试图从他们的脸上找到一丝认同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