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4章 截胡邓丽云的目的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其实这也涉及到陈晋国防科工局文化方面的扩张。
龙威电影公司就是最早的尝试,现在龙威电影公司发展非常快,也非常好,但是作为文化传媒行业,显得有点单调了,也还处在孤军奋战的阶段。
如果按照21世纪华夏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,影视歌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,也是要均衡发展的。
当然这也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有关。
从影视歌三个方面来说,其实电影行业是文化传媒行业的常青树,也是最重要的领域,乐坛其次,电视剧影响力最小。
不过这也分阶段。
现阶段来说,在影视歌三个方面,港岛无疑是走在最前面的,孤岛因为管控原因发展比较滞后,而华夏则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太低,现阶段电视机普及率几乎是零,也就是去年开始国防科工局开始生产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,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授权或者建设电视机厂,才开始有大规模的电视机生产出来,1965年能生产100万台左右。
看着数量似乎不少,但对于全国七亿人,一亿多户人来说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任重道远啊。
说到点实际,陈晋的发展战略是有差异的,彩色电视机比较贵,主要投放城市市场,黑白电视机比较便宜,主要投放农村市场,不过尺寸都是从17寸开始的,太小的电视机就不生产了。
国内还有其他电视机生产厂在生产更小尺寸的电视机,国防科工局也不能不让别人活下去吧。
邓丽云今年才12岁,进入1970年代后,港岛乐坛将会进入华语时代,而孤岛这边要在1976年以后才会出现大的发展。
而且相比孤岛的环境,港岛这边无论是时尚和风格,都走在了前面。
在现阶段,华夏的音乐都是主旋律的天下,还有民歌及其改编歌曲为主,没有个人感情的表达,而在港岛和孤岛,流行的还是西洋乐和国语老式情歌。
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,国语老式情歌已经无法吸引年轻一代的喜欢,西洋乐越来越大行其道。
另一方面港岛这边粤语歌开始崛起,从1970年代初许冠杰、顾嘉辉等人开始引领粤语歌的崛起,而在孤岛,也掀起了民歌运动。
也就是从1970年代初开始,华语音乐开始发展起来了。
邓丽云本来也是这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,但其本身的发展道路却并不顺畅,其中一段时间在倭国的发展其实是没有必要的,1970-1990年代的港岛和孤岛已经能够把她培养起来,而再往后,华夏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,整个华语音乐的市场会更加壮大。
如果换一条路,或许她就不会在1980年代中期淡出乐坛了。
但是截胡邓丽云,把她介绍到港岛发展,不是把她一直放在港岛发展,而是打一个时间差,让她先在港岛打好基础,再回到孤岛发展。
因为港岛乐坛和孤岛乐坛发展时间线不一样,路线也不一样,但是可以说,华语乐坛的主要发展在孤岛,只是要从1976年的民歌运动开始,所以有一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差,有这个十年,可以给邓丽云在港岛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了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