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返回云州府 (2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进了云州府之后,几人才发现,城内远比之前繁华了不少,人口也稠密了许多。
街道整齐,楼宇鳞次栉比,一片井然有序。
“看来宋大人这几年着实没少出力啊。”石开感叹道。
在向百川离开云州后,朝廷便一直没有再委派总镇到云州来。
云州府的最高一级便是被提拔上来的云州知府宋应星了。
宋应星正在公堂上忙着审批公文,公文摞成了小山,看着比皇帝还要忙上不少。
他一见到沈烈,立即跑了下来,便要跪下去。
“臣宋应星,叩见——”
沈烈一把便将宋应星扶起,“宋大人不必多礼。”
多年不见,宋应星看着沈烈同样感慨万千。
没想到当年在总镇府,两人刚结识时,沈烈还只是一个千户。
短短几年间,便成了九五之尊,实现了再造华夏的夙愿,自己也终于能够一展胸中抱负,不负平生所学。
宋应星引沈烈等人至一张巨大的云州舆图前,随即给沈烈几人说起云州近来来的各项开支调度。
图上以不同颜色标注着人口密度与田亩开垦情况。
他取过一本厚厚的册簿,接着说道:
“自三年前突厥败退,云州百废待兴。蒙陛下信重,委臣以守土之责,臣不敢有片刻懈怠。如今云州,或可称得上‘疮痍渐平,元气初复’。”
他翻开册簿,指尖点向一组数字。
“首要在于人口。三年前云州在册户数仅存两万一千户,口不足九万,多是老弱妇孺,十室九空,绝非虚言。”
“去岁秋末重造黄册,现有四万三千户,计十八万七千余口!除自然滋生外,多数是陆续返乡的流民,更有不少是从中原、山南道迁来的新户。臣仿效古人‘授田编户’之策,凡落户者,每丁授荒田二十亩,三年免赋,并提供粮种、农具。如今云州境内,已鲜有无主荒地。”
沈烈缓缓点了点头,王小虎和石开则十分惊讶,没想到仅三年时间,这人口增长的就像是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一样多。
宋应星接着说道:“赋税一项最能体现。头两年,府库几乎只出不入,全靠朝廷拨付支撑。自去岁起,方见起色。”
“去岁全年,共征收夏税小麦三万二千石,秋粮米四万八千石,丝绢一千五百匹,折色银两约合五万七千两。虽仅达鼎盛时之四五成,却已是三年前的十倍有余!且去岁是免赋期满的首年,百姓缴纳踊跃,可见民间已稍有余粮。”
他顿了顿,指向舆图上几处新标记的集镇:
“农事既安,商路亦通。臣重整了通往定州的官道,撤销了境内所有私设税卡,只保留三处正经税关,税率从三十税一降至五十税一。如今每月过往商队,比三年前多了十倍不止。仅云州城内,新挂牌的商铺、货栈就有百余家。去岁商税、市税所得,已占府库收入三成,此为前所未有之事。”
王小虎忍不住插话道:“宋大人,咱们进城时瞧着,街上热闹得紧,铺子里的皮子、药材堆得跟小山似的!”
宋应星笑着点头道:“王将军观察入微。云州特产,皮毛、药材、矿石,如今已是行销南北的紧俏货。下官牵头设了‘云州货行’,统一品级、定价,避免奸商压价盘剥,百姓获利较往年丰厚不少。此外…”
沈烈、石开、王小虎:“...”
宋应星讲起政事来一整个滔滔不绝,沈烈几人一开始还饶有兴趣,听到最后直接昏昏欲睡。
但见宋应星正在兴头上,沈烈几人也不好就此打断。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