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贾雨村走出寺门时,王义和京营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含义不言自明。

出来得有点快,太快了点。好不容易进去一次,怎么能这么快就出来呢?

封家庄,姑苏城最边缘的地方,离城里有一百多里,这里不是贾雨村的老家,但贾雨村的家小就安置在此地。

一来是因为贾雨村在湖州老家已无亲属,二来贾雨村少年出游,便在姑苏,可称第二故乡。

而最关键的一点,是因为此处乃是甄士隐的娘子封氏所居之地,也是贾雨村刚入官场,当知县的地方。

贾雨村当知县时也算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政绩卓着,否则后来也不会升任知府了。

所以贾雨村在本县名声不错,任何一个官员卸任后,都会选择在自己名声不错的地方安家,这是常识。

而且贾雨村当时要出外游玩,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,家中只留娇妻幼子,虽然也有一个丫鬟一个婆子,终究不甚放心。

便安家于此,一来本地百姓感念贾雨村,不会有泼皮寻事;二来离封家近些,也能相互照应。

虽然只有一百多里地,但封家庄毕竟是乡下,信息相对闭塞,对贾雨村这段时间的事儿并不知晓。

娇杏带着儿子在家中闲坐,丫鬟和婆子在院子里干些杂活儿。两进的大宅子,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儿,在当地算是好宅院了。

儿子刚满三岁,正是好玩儿的时候,娇杏每天带着孩子,倒也不觉得多寂寞。

只是偶尔难免担心丈夫。虽然贾雨村为人有些凉薄,但对娇杏还是很不错的,皆因有一份贫贱相知的感觉在里面。

有时娇杏想想自己的人生际遇,会觉得阴差阳错,如梦如幻。有时半夜醒来,若不是儿子在身边,都恍然不知身在何处。

自己十来岁就因家贫,被父母卖给了人牙子。后来甄士隐买了她,给夫人封氏当贴身丫鬟。

甄士隐夫妻二人为人宽厚,加上当时尚无子女,便把娇杏当半个女儿看待,从不苛待于她。

过了两年,英莲降生,虽是个女儿,全家也都开心无比。娇杏把英莲当自己的小妹妹一样,尽心服侍。

又过了两年,隔壁葫芦庙里住进来一个穷书生,经常找甄士隐来喝茶聊天,以及蹭饭。

娇杏当时对这个叫贾雨村的书生并没有什么感觉,说不上好,也说不上坏,就是觉得长得器宇轩昂,非常人可比。

那日贾雨村又来蹭饭,结果当地一个乡绅来拜会甄士隐。贾雨村蹭饭未果,告辞回葫芦庙。

娇杏见他蹭饭成功时无羞惭之感,蹭饭未果时也无失望之情,不禁觉得此人十分有趣。

于是在贾雨村路过时便多看了他两眼。因为是个穷书生,娇杏也没觉得有什么失礼的。

所以在贾雨村转头看向她时,她也没有退缩,依旧歪头看着贾雨村,纯属好玩儿,并无其他心思。

然而贾雨村却记在了心里,只觉得自己玉在椟中,钗困匣内,许多俗人都看不起自己。

例如隔壁葫芦庙的那群贼秃中,就有许多对自己蹭饭有意见的,打菜时故意抖手,犹如中风一般。

甄士隐对自己不错,毕竟也是出身世宦,眼力非常人可比,知道自己不会郁郁久居人下,倒也不足为奇。

这个叫娇杏的小丫鬟,竟然也用这种欣赏、相信、肯定、鼓励、爱慕的目光看着自己,却是难能可贵!

这说明什么,说明她不是个俗人啊!犹如红拂女看上李靖,绝对是红尘知己,巨眼英雄!

之后甄士隐赠金,贾雨村赶考,连连高中,当了知县。而甄士隐家,却先丢了英莲,又遭了回禄,惨绝人寰。

甄士隐夫妇烧光了房子,又伤心英莲难寻,不愿留在姑苏城中伤心之地,便带着娇杏来到封家庄。

因甄士隐祖籍虽在金陵,但两代之前已定居姑苏,与本族一向少有来往,便不愿回去。

而岳丈封肃在封家庄中有些根基,平时对甄士隐也很巴结,便想着到封肃处,有个照应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此时甄士隐手中尚有两千多两银子,在封肃家住了几日,见岳丈脸色不比从前,彼此不便,便请封肃代为购买田庄房屋。

想不到封肃半哄半骗的,中饱私囊,替甄士隐买的田地要么是薄田,要么是盐碱地,贪了一半儿本钱。

又欺甄士隐不会管理田庄,派自己大儿子封新替甄士隐管理田庄,今日报旱,明日报涝,让甄士隐不得不卖地填补。

最终甄士隐痛悔之时,再次遇到当初点化过自己的一僧一道,看破红尘,离家而去。

封肃也就趁机将剩下的一点田地收到自己名下,把女儿封氏接回家中,娇杏自然也就跟着去了。

封新虽已有妻子,却垂涎娇杏,一心想要纳为妾室,娇杏心中不愿,封氏也从中保护,一时不得成事。

刚好此时,贾雨村到本地任知县,巡查封家庄时,一眼看见上街买菜回来的娇杏,顿时就认出来了。

贾雨村把封肃叫去,言明要纳娇杏为妾。封肃一听能巴结知县,顿时屁滚尿流,极力促成。

娇杏一想,与其做封家的妾,不如做知县的妾,便洒泪辞别封氏,被一乘小轿抬到了贾雨村官邸。

贾雨村送给了封氏二百两银子,一做聘礼,二为报答当初甄士隐相赠的二十两银子。

娇杏忍不住告诉贾雨村:“老爷,这银子你给了封夫人,最终还是会被封肃贪走,需得警告封肃才是。”

贾雨村淡漠地说道:“个人是个人的命,我还了银子,图个心安罢了,终究我也照顾不了封氏。”

从那时起,娇杏就知道,自己这位老爷,性情凉薄,虽比封肃这样忘恩负义的混账强,但无热血心肠。

娇杏也提起过英莲丢失之事,贾雨村也派了个衙役出去打听一番,没有消息也就罢了,并未放在心上。

唯独对娇杏,贾雨村有一份知己之情。后来贾雨村夫人病逝,娇杏又生了儿子,便将娇杏扶正。

随后做知府,娇杏跟着成了知府夫人,又丢官免职,回封家庄定居。贾雨村出游,娇杏独自持家。

娇杏年纪轻轻,从奴到主,大起大落也经过几次了,自有一份气度,却也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的丫鬟了。

思虑未毕,院门被人拼命砸响,门外之人带着哭声,急促地哭喊着。

“娇杏,娇杏,快开门,救我,我爹收了人家聘礼,要把我再嫁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