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那可是我们船上的头牌官妓啊,我把她当女儿一样教她养她,你个天杀的贱货,你陪我女儿啊!”

众人抬眼看去,只见红了眼睛的醉花船妈妈,从小船上跳下来,揪住采莲船的妈妈,连撕带打。

她听说是采莲船上有大热闹看时,就觉得有些不妙,因为采莲船不计成本地从自己这里借人,十分古怪。

当听说有人跳河时,就更加惊慌了。要知道把姑娘借出去固然是行规,但这却也是潜规则,不那么光明正大的。

若是姑娘没事儿,一切都好。若是姑娘出事儿了,双方就要尽量掩盖,该赔钱赔钱,该疏通疏通,偷偷地把事儿给了了。

可万没想到,现在人不但出事儿了,而且还是众目睽睽之下出的事儿!这让自己如何善后?

就算采莲船愿意大出血,赔偿重金。王爷的船往外借人,也算丢了面子,搞不好会迁怒自己。

所以她一看见船工捞起来的大红盛装,就红了眼睛,直奔罪魁祸首而去,大打出手。

顺天府捕头一见此事还另有苦主,当下便将两个妈妈一起带走,前往顺天府。

顺天府的巡逻船在前开路,采莲船和醉花船两艘花船在后,一大堆看热闹的划船跟在后面,酷似冲锋阵型。

顺天府尹袁华今天喝了药酒,正在消化药力,压根没想到深更半夜的有人第二次擂鼓!

袁华勃然大怒,但律法在上,虽然骑虎难下,也只能先放虎归山,自己骂骂咧咧地起身穿衣服。

“来人,不管来告状的是谁,先给我痛打一顿再说,本官真是撞了鬼了,一月之内遇到两次半夜擂鼓!”

等上了堂后,袁华的下巴差点掉在公案上。只见贾雨村昂然站在堂下,旁边跪着两个女子。

上次也是这个场面,不过旁边只跪着一个女子,这次贾大人出息了,翻倍了呀!

袁华苦笑道:“贾大人,这是怎么一说儿?莫非这次有两个女子上门勾引与你?”

不等贾雨村说话,王子胜走到两个女子身后,大声说道:“袁大人,这次,他是被告!”

袁华看了王子胜一眼,心说上次我装病躲过了你俩的事儿,但也听说了你被贾雨村搞得很惨。

看来这次是抓到了好机会,一定要扳回一城啊。袁华再往堂下一看,顿时吓了一跳。

原本他以为深更半夜的,不会像上次那样,一整个客栈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的。

想不到这次的人更多,而且其中很多还是穿着便服的官员,其中颇有几个他认识的家伙。

这到底是个什么案子啊,怎么会惊动这么多人?上次涉案的如烟也在人群中,正偷偷看着贾雨村,莫非此事又牵涉了忠顺王爷?

袁华心中更加谨慎了:“既然你说贾大人是被告,那想来王大人是原告了,就请说说,你告什么吧?”

其实不管是贾雨村,还是王子胜,品级都比袁华低不少,尤其王子胜还是个虚衔。

但大康朝的习惯,不但都喜欢自谦为弟,尊人为兄,官场也都喜欢抬高对方的身份,互相给面子。

因此这个“大人”的称呼,常见于大康的官场互吹,并不在乎双方的官位高低,是个官儿就行。

王子胜摇摇头:“我不是原告,我只是路见不平。真正的原告,是这位采莲船的妈妈莲娘。”

说着王子胜用扇子悄悄捅了莲娘一下,那莲儿会意,顿时嚎啕大哭起来,十分悲伤。

她的悲伤倒不完全是装的,虽然她完成了王子胜的要求,但却也知道李思璇之死难以善了,麻烦很大。

而且她被醉花船的妈妈醉花儿单方面殴打了半天,发髻也散了,钗子也断了,衣服也破了,脸上也花了,看着着实凄惨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袁华也很吃惊,心说莫不是贾大人去逛花船,吃了霸王餐,还殴打了人家妈妈?

“府尹大人,这位贾大人到我采莲船上,说自己是官员,奴家不敢怠慢,倾其所有的伺候着。

可他所有的姑娘都不满意,扬言自己是为报仇而来的,点名要犯官李长山的女眷陪侍。

奴家只好亲自出面,花重金跟醉花船借来李思璇伺候贾大人。想不到贾大人害死了姑娘,还给扔河里了!”

王子胜微微点头,莲儿不愧是自己多年心腹,果然机灵过人。虽然大家都猜测李思璇是不敢受辱,跳河自杀的。

但既然刚才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人,那人肯定是淹死了。既然人都死了,说是贾雨村杀人抛尸,罪当然更重一些!

袁华大吃一惊,看向贾雨村的目光也变得有些复杂了。

花船之上,冲着报仇去的官员不在少数,但对官妓闹出人命来的却很少见,都是以羞辱为主。

一般死的都是私妓,主要是那些变态客人所为,花船也有自己的处理体系,袁华虽有耳闻,但所知并不详细。

但退一万步说,就算真出了官妓被虐致死之事,也只会在客人、花船、教坊司三者之间秘密解决。

最终无非是价格高低的问题,像今天这样闹到明面儿上,甚至是在这许多官员面前,经官动府的,还是头一次。

就算贾雨村最后能证明那女子不是他动手杀死的,只怕他这身负仙缘,从龙之臣的名号,也保不住了。

想到这里,袁华当机立断:“两位大人,此事牵涉教坊司,且巡城御史为兰台寺官员,又与顺天府有监察关系。

于情于理,顺天府对此案都应回避。各位请稍后,本官当即可请示朝廷,请朝廷示下,由涉案部门共同审理此案!”

说是一夜,但众人其实并没有等多久。因为事情从运河折腾到顺天府时,已经过了子时了。

顺天府又折腾了半天,就到丑时了。而皇宫早朝其实是很早的,所以宫门开门也不晚。

袁华的奏折上写明特急,因此在早朝之前就送到了康元帝的手中,当然,手抄本几乎同时也到了太上皇的手上。

于是,当袁华再次返回顺天府的时候,身后跟着三个人:教坊司的代表戴权;兰台寺的代表胡岩;皇帝的代表夏守忠。

有了这三个人共同背锅,袁华比起昨天晚上,显得从容了很多,狠狠的一拍惊堂木。

“升堂!带原被告及一干证人上堂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