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 太师归来无声息,帝王成长惊故人 (2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陈凡的声音很淡,他随意地,打量着这间,比他离开时,更显威严与秩序的御书房,目光,最后落在了耶律德华的身上。
“看来,我不在的这些日子,陛下,当真,是长大了。”
这句称赞,听不出是褒是贬。
耶律德华直起身,脸上,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,谦逊笑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国事如逆水行舟,学生,不敢有半分懈怠。”
他没有问陈凡去了哪里,经历了什么。
而是,重新回到了御案之后,将一份刚刚批阅完的奏折,双手,呈递了过来。
“太师,这是关于明年开春后,对西境用兵的方略,学生斗胆,做了一些调整……”
他开始,有条不紊地,向陈凡,汇报着他离开这段时日以来,北莽的各项国策。
从军备整顿,到民生新政。
从官员任免,到与离阳的暗中交锋。
他的言语间,既有对陈凡这位“太师”的,发自内心的尊敬,却也,隐隐透出一种,属于帝王的,自信与决断。
他在汇报,也是在,展示自己的“成果”。
他希望,得到这位,如神似魔的太师的,认可。
陈凡,没有接过那份奏折。
他只是,静静地听着。
直到耶律德华,将所有事情,全部说完,整个御书房,重新陷入了安静。
年轻的帝王,站在那里,看似平静,但那微微绷紧的,衣袖下的手掌,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,一丝紧张。
他在等。
等候着,这位一手将他扶上帝位,能与仙人论道的太师,给出最终的,评判。
然而……
陈凡,却只是笑了笑。
“做得不错。”
他点了点头,语气,就像一个长辈,随口夸奖了一句,功课做得很好的晚辈。
然后,他便话锋一转。
“我在南边,武当山下,遇到一个,练剑的少年。”
陈凡自顾自地,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,给自己倒了杯,已经有些凉了的茶水。
“他很笨,一把剑,练了十年,连最基础的劈砍,都做不好。”
耶律德华愣住了。
他完全没料到,陈凡会说起这个。
“……但他很快乐。”
陈凡抿了一口凉茶,目光,仿佛穿透了这皇城的宫墙,看到了那个,在溪边,执着挥剑的,单薄身影。
“我还吃了半块,能硌掉牙的麦饼,味道……其实还行。”
他没有提,一句“武当论道”。
没有说,半句“三仙叩天”。
更没有,去点评耶律德华的任何一项,治国方略。
他就像一个,最寻常的,远游归来的旅人,将自己路上遇到的,一点微不足道的趣事,讲给自己,唯一熟悉的学生听。
耶律德华,静静地听着。
他眼中的,那一丝丝紧张,一点点戒备,一缕缕揣测,都在这平淡的叙述中,缓缓地,消散了。
他忽然,明白了。
这位太师,真的,从来没有,将这北莽的皇权,放在眼里。
他所图谋的,是那山外的山,天外的天。
自己,这盘棋局上,最重要的棋子,如今,已经拥有了,自己“行走”的能力。
而这位下棋人,对此,不仅没有动怒,反而……乐见其成。
一种,前所未有的,轻松感,涌上了耶律德华的心头。
他紧绷的肩膀,彻底松弛了下来。
他脸上,露出了一个,发自内心的,真诚的笑容。
“太师游历辛苦,学生,这就命御膳房,备下酒宴,为您接风洗尘。”
“不必了。”
陈凡站起身,将杯中凉茶,一饮而尽。
“我就是回来,看看。”
“看看这城,看看你……顺便,也去看看,我那些,许久未见的,老朋友们。”
话音落下。
他的身影,再次,如一缕青烟,消散在了原地。
只留下一句,淡淡的话语,在御书房内,轻轻回响。
“这北莽,交给你,我放心。”
耶律德华站在原地,良久,良久。
最终,他对着那空无一人的地方,再一次,深深地,躬身一拜。
这一次,拜的,不是君臣。
是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