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那些人虽然对未来依旧忐忑,但都确认了唐军确实遵守了诺言,没有杀害降卒,提供了基本的食物和庇护,并且宣布了开春后的授田政策。

“至少……能活下来。”一个降卒低声对崔利德说,“跟着莫离支,除了当炮灰,还能有什么?家里人都不知道怎么样了……”

这句话,深深刺痛了崔利德。他想起了自己留在平壤附近乡下的老母和妻儿,心中对渊盖苏文仅存的一点忠诚,彻底烟消云散。

当崔利德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白桦林,说服部下集体向唐军投降时,平壤城内的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。

渊盖苏文的粮食配给制越来越严苛,普通民众每日只能领到维持基本生存的少量杂粮,军中非嫡系部队的配给也被克扣,怨声载道。那支被特殊优待的“幢兵”,成为了众人嫉恨的对象,进一步加剧了军队内部的对立。

城内开始出现小规模的骚动。一处分发粮食的官仓前,因为分配不公,引发了民众的哄抢,虽然被迅速镇压,带头闹事者被当场格杀,但恐慌和不满的情绪如同地下火,在黑暗中蔓延。

高藏王在深宫中,也感受到了这股山雨欲来的气息。

那名老内侍偷偷告诉他,宫外有一些身份不明的人联系他,暗示如果大王愿意站出来,或许能争取到一条生路,甚至……还能保留部分王室尊严。

“他们……他们是什么人?”高藏王声音发颤地问。

“老奴不知,但似乎……与军中一些对莫离支不满的将领有关。”

老内侍低声道,“大王,这是最后的机会了!若等唐军破城,或是莫离支彻底撕破脸皮,那一切就都晚了!”

高藏王内心激烈挣扎。他害怕渊盖苏文,但也害怕大唐,更害怕任何改变带来的未知风险。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无法下定决心,只能在恐惧中继续煎熬。

渊盖苏文并非没有察觉这些暗涌。他的密探系统仍在高效运转,不断有关于“动摇言论”、“私下串联”的报告送到他的案头。

他采取了更疯狂的反制措施,不仅处决嫌疑者,还实行连坐,整个街区、整个营队都可能因为个别人的“不轨”而受到惩罚。

平壤城,这座高句丽最后的堡垒,在渊盖苏文的高压统治下,仿佛一个被不断充气的气球,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,只等待那最后一根刺破它的针。

辽东城,唐军大营。

李世民深知,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。

每一天的等待,都意味着平壤内部的矛盾加深一分,唐军对新附之地的掌控更稳固一分,后勤补给更充足一分。

他继续推行着“王道”策略。

越来越多的溃兵和小股部队像崔利德那样选择归顺,被分散安置到各个城寨,与当地归顺的民众一起,参与恢复生产的工作。

这种策略,有效地瓦解了潜在的抵抗力量,也节省了唐军的管理成本。

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