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5章 残羹剩饭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踏入食肆,窦易眉头一皱,唤来一名仆役,让他用竹帚蘸醋水,清扫门前青石板。
装点门面之事,可不能忽视。
后厨,厨役正用药粉擦拭箱柜,防止虫患。
三两个伙计正合力,把残羹剩饭收拢,抬到院中。
一如既往,窦易吩咐道:“拿到永安坊,送给贫寒人家。”
管事颇觉可惜:“东家,何不拿去崇化坊卖了,也可挣些钱。”
窦易摇头:“这些残羹剩饭,能挣多少钱,不如拿去接济贫苦,也算广结善缘了。”
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管事大赞,“东家日行一善,必有善报。”
窦易置之一笑,所谓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他虽是一介商贾,却也想着做些善事。
到了酉时,坊门早已关闭,家家户户升起炊烟。
东厢房,窦易端坐胡床,盘算着今日收支。
拢共铜钱十贯七百文,皆是崭新的开元通宝,垒得整整齐齐。另有波斯银币五枚、碎胡椒十袋。这些,他打算拿去县衙,换算成新币。
收入节节攀升,但支出也是与日俱增。最大一项,来自肉类,尤其羊肉,光这一日,便耗费一百二十斤,超过昨日十五斤。
看来,得多备些羊肉了。此外,猪肉、鸡鸭也得多采买。
念及此,他不禁感慨,世道逐渐太平,这日子也肉眼可见地好起来。
搁在以往,兜比脸还干净,肚子都填不饱,哪有几个人舍得喝酒吃肉?
这一切,皆仰赖圣人平定乱世,轻徭薄赋,与民休养生息。
管事忍不住道:“东家,咱们生意这么好,何不趁机涨价?”
“至少,羊肉、猪骨汤涨个几文钱,理所应当。”
毕竟,沿街一众食肆,都争先恐后涨价,赚得盆满钵满。
他们这窦家食肆,供应真材实货,质量上乘,却还保留着开业时价钱,不知少赚多少铜钱。
每次算账,他都肉疼不已。
然而,窦易摇头否决:“当初开业之时,我便承诺,三年不涨价,怎能食言而肥?”
这也是他这食肆生意红火的一大原因。
管事暗叹一声,无可奈何。
待夜深人静时,窦易倚靠床榻,借助烛光,博览群书,忽然想起一事。
长安城广为流传,朝廷准备重定户等。毕竟,前朝所定早已不切实际,不为大秦所取。
他这年利三千贯的食肆,将从中上户,提升至上户。
所纳之税,相应提高不少。
念及此,连他这个“大富豪”也不禁肉疼。这些年,朝廷一直给农户“松绑”,不禁商业,却对商税多有调整,似乎更为倚重。
正思量时,耳边传来胡姬浅酙低唱之音,琵琶声不断,又有温言软语,让人流连忘返。
窦易不禁蹙眉,长安城承平多年,享乐之风逐渐抬头。
随着吴国覆灭,更有不少江南人士前来长安,多有绮丽风流之态,与北国硬朗之姿大相径庭。
所幸,除此之外,还有琅琅读书声,来自窦家馆舍。
他这馆舍,住了不少举子,为明年春闱做准备,渴望金榜题名,和陆明德、陈昂、陆献与朱余庆一般,踏入官场。
更有文人墨客前来,饱览大秦京城风采,希冀得到达官贵人赏识,青云直上。添了不少文气,堪比务本坊进士邸。
枕着双臂,窦易思绪飘远,也不知何时,广大商贾才能和读书人一样,不受歧视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