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(2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“王老师的三刷影评太解渴了!终于有人注意到邓高飞那些‘没说出口的台词’,尤其是最后见女儿时,他喉结滚动那一下,比任何台词都戳心!”
认证为“影视评论人”的网友“光影之间”率先留言,附带了一个哭泣的表情包。
“作为物理系研究生,必须为‘东方时间观’的解读点赞!影片里五维空间的呈现方式,确实暗合了《庄子》里‘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’的时空认知,这种跨文化的共鸣太妙了!”。
网友“量子力学爱好者”的评论很快获得了数百个赞。
“前几天看了某大 V的影评,说‘黑洞特效不如好莱坞’,现在对比王老师的分析,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懂电影。好的特效不是越炫越好,而是像《星际穿越》这样,每个光效都服务于情感表达。”
这条评论引发了热烈讨论。
有网友晒出对比图,证明《星际穿越》的黑洞光效更符合广义相对论的计算结果。
两小时后,#王乐天三刷星际穿越#的话题登上热搜,阅读量迅速突破 2亿。不少网友表示“被种草了”,要去四刷寻找那些被忽略的细节。
有位高中语文老师留言:“已经把这篇影评打印出来,作为下周‘文化传承’主题班会的素材,原来科幻片也能讲好华国故事。”
王乐天的影评走红并非孤例。
《星际穿越》的持续高热,让影评圈迎来了一场“狂欢”。
专业影评平台“虹膜”推出“星际穿越专题周”,每天一篇万字长文,从叙事结构、镜头语言、声音设计等不同维度进行解构。
B站 UP主“电影冷知识”制作的《里的 100个细节》播放量破千万,视频里他逐帧分析飞船设计与真实航天工程的关联。
就连平时专注娱乐八卦的营销号,也纷纷蹭起热度。
用“标题党”吸引眼球:“震惊!《星际穿越》里的黑洞竟然是用这个软件做的!”“邓高飞拍戏时竟偷偷做了这些事,难怪能火!”
鱼龙混杂中,既有真才实学的深度解析,也不乏浑水摸鱼的流量之作。
有位自称“科幻影评人”的博主,在文章里把“虫洞”写成“黑洞”,被网友发现后紧急删文。
“真正的影评应该像放大镜,帮助观众看到电影的肌理,而不是像哈哈镜,为了博眼球歪曲本来面目。”
王乐天在接受《电影艺术》杂志采访时这样说,“《星际穿越》值得被认真对待,因为它代表着华国电影人的诚意——这种诚意,不该被流量至上的浮躁所淹没。”
......
京城,文化总局。
叶雯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三份文件:《星际穿越》全球票房日报表、各大媒体评论汇编、观众反馈抽样分析。
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文件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,像给这些文字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她拿起票房日报表,指尖划过“二十三亿八千一百万美元”的数字,这个数字下方,用红色笔迹标注着与第二名的差距,整整十亿美元。
更让她欣慰的是,这份成绩并非昙花一现,近七天的票房曲线呈现出健康的“长尾效应”,每天的跌幅都控制在 10%以内,证明影片的口碑正在持续发酵。
“叶局,这是刚收到的国际发行商报告。”
秘书推门进来,递过一份英文文件。
“北美地区的 IMAX影院已经决定将继续增加排片,欧洲的艺术院线也在增加排片,他们说‘这部电影既有商业大片的吸引力,又有艺术电影的深度’。”
叶雯翻开文件,里面夹着几张照片。
纽约影院外观众举着“再看一遍”的牌子排队。
巴黎街头的涂鸦艺术家将黑洞与埃菲尔铁塔画在一起。
东京的书店里,《时间简史》和《星际穿越》周边摆在相邻的货架上,都贴着“热销”标签。
她想起半年前,在电影局的内部会议上,还有人对《星际穿越》的市场前景表示担忧:“科幻片投资大、风险高,万一失败了,会打击整个行业的信心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当时她力排众议,批准了追加宣传资金的申请,理由是“我们需要给敢于仰望星空的人勇气”。
现在看来,这份勇气得到了最好的回报。
她打开电脑,调出近期的电影项目备案表,发现科幻类型片的申报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300%,其中不少项目的备注栏里都写着“参考《星际穿越》的制作标准”。
“把这份报告复印下发给各大影视公司,”叶雯合上文件,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,“告诉他们,《星际穿越》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,不仅能赢得票房,更能赢得尊重。让世界知道,华国电影不仅能讲述历史的厚重,更能描绘未来的璀璨。”
秘书离开后,叶雯走到窗前,望着远处的华国尊大厦,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白云,像一座通向天空的阶梯。
她想起谭越曾经给自己说过的那句话:“宇宙很大,但我们的想象力更大。”
此刻,她无比相信这句话的重量。
《星际穿越》所创造的,不仅是票房奇迹,更是一种信念。
相信华国电影能够突破类型局限,相信东方文化能够在宇宙尺度上与世界对话,相信那些关于星空的梦想,终将在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手中,照进现实。
办公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,是中影集团的负责人:“叶局,我们想牵头组织《星际穿越》创作经验分享会,邀请谭越团队和各影视公司代表参加,您看……”
“我来参加。”叶雯的声音带着笑意,充满了期待,“这样的会,应该多开。”
窗外的阳光正好,属于华国科幻的春天,似乎已经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