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众人开了一会玩笑,渐渐开始说起政务。

他们站在城墙上俯瞰,望着城下的牛车慢慢向远,由于风雪遮挡的缘故,视线并不能看的太远。

由于车队太过庞大,每时每刻都有牛车出城,宛如一条行走大地的巨龙,顺着燕京的官道直到视线的尽头。

呼!

杨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气息,遇冷瞬间化作一团白雾。

他像是迟疑一下,随即下定了决心,道:“朕要回一趟泾县,见一见太上皇老爷子。”

众人先是微怔,转瞬便有领会,毕竟都是核心重臣,一听就明白杨一笑想干什么?

回泾县,去见徽宗老爷子!

眼下正值赈灾关键之时,大家都知道杨一笑绝不是去拜见探望那么简单。

宋老生首先开口,语气有些惭愧之意,道:“陛下是打算向老人家借钱吧?”

杨一笑毫不隐瞒,点点头叹了口气,道:“不错,去借钱,其实你们心里都很清楚,这一次咱们有些扛不住了!”

借钱!

向一位老人借钱!

明明是大唐的难题,却向前朝的帝王求助。

城墙上的众人全都默然。

大家再次俯瞰城下,望着一辆辆远去的粮车,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,眼神之中充满了无力之感。

杨一笑沉声道:“三百万斤粮食,杯水车薪而已,孩子们很快就会发现,他们所做的一切仅仅只能算是补充,虽然能够救济一部分灾民,但是于赈灾大局并无扭转。”

事实确实如此!

国家级别的赈灾,绝不是一群孩子能搞定的。而这三百万斤粮食,撑不了几天就会被灾民吃光。

整个大唐朝廷从雪灾来袭之时就动了起来,如今已经持续了足足四个月之久,虽然勉强撑过了漫长的冬天,但是眼下的初春还在继续降雪。

国库早就已经空了,现在每天花钱都是内府掏。

然而哪怕杨一笑这几年攒了几笔巨资,可他面对整个大唐的雪灾同样无法支撑。

开源,节流,这是连古人都明白的长久之道,如果不能开源节流,意味着经济会被拖垮。

可是,现在偏偏做不到……

古代农耕社会想要开源,最大的收入乃是税负,可如果为了开源而收税的话,受灾中的百姓必然更加凄惨。

大兴商贸也不行,因为现在大唐的最大任务是买粮食!

买,意味着掏钱,一直买,意味着一直掏钱……

古人也许不懂什么是贸易逆差,可古人不缺乏王朝衰败的教训,哪怕是民间百姓也能明白一个道理,一直往外掏钱的家庭是不会长久的。

所以,大唐现阶段没法开源。

其次是节流,同样不能干,赈灾最大的开支是粮食,从这上面节流等于没赈灾,官员俸禄倒是可以缩减一部分,可如果缩减太严重也是大麻烦。

原因很简单,官员也要养家糊口……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