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省府大楼的会客室里,茶香袅袅。

刘晓雅坐在沙发上,手里捏着一份《省级先进个人表彰名单》,目光落在老公“周志高”三个字上,眉头微微蹙起。

对面的省委组织部部长赵刚放下茶杯,语气带着几分斟酌:“晓雅同志,周部长在明月市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,不仅盘活了当地经济,还重塑了干部作风,这个表彰给他,是实至名归。”

刘晓雅轻轻摇头,指尖在名单上划过:“赵部长,您也知道志高的性格。”

“他现在是京城组织部总部部长,级别摆在这,要是再领省里的市级表彰,难免有人说闲话,觉得他抢基层干部的功劳。”

“就算没人这么想,他自己也绝不会同意。”

这话让赵刚沉默了。

他想起去年省交通厅反腐案,周志高牵头梳理出关键线索,却把功劳全算在基层调查组头上。

化安县脱贫时,省里想给他记大功,他也以“是干部群众共同努力”为由拒绝。

这样一个不恋功名的人,确实不会在意这份表彰。

“那明月市的表彰怎么办?”赵刚叹了口气,“林建军他们多次提到,没有周部长,就没有明月市的今天。”

“要是表彰名单里没有他,基层干部怕是会寒心。”

刘晓雅端起茶杯,目光望向窗外:“我跟志高沟通过,他说表彰应该给明月市的招商团队和基层干部。”

“绿源农产品的项目能落地,是李明亮跑了十几次海市,星辰电子的工人培训,是人社局的同志加班加点推进。这些人才该被看见,而不是把焦点放在他身上。”

正说着,刘晓雅的手机响了,屏幕上跳出“周志高”的名字。

她接起电话,语气瞬间柔和:“老公,怎么突然打电话?不是说在明月市产业园视察吗?”

“刚看完绿源的厂房地基,没什么事就给你打个电话。”周志高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,带着几分疲惫,“省里的表彰别替我争取了,把名额留给林建军他们。”

“明月市能有今天,是他们顶住压力推进整改,跟企业磨破嘴皮谈合作,这份功劳该是他们的。”

刘晓雅无奈地笑了:“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。赵部长还在这,说要给你记功呢。”

“替我谢谢赵部长。”周志高的语气带着歉意,“等明月市的项目全部投产,经济稳定增长了,再给基层干部记功也不迟。”

“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有干劲,而不是让我这个‘外来者’抢了风头。”

挂了电话,刘晓雅把周志高的话转达给赵刚。

赵刚听完,忍不住感慨:“现在像周部长这样不慕名利的干部,真是少见了。”

“行,那就按他说的办,把表彰名额调整给明月市的招商专班和基层服务团队。”

此时的明月市产业园,周志高正蹲在绿源农产品的厂房地基旁,跟施工队队长聊着进度。

“月底前能完成地基浇筑吗?”他用脚尖碰了碰刚运来的钢筋,“质量一定要把好关,不能偷工减料。”

队长拍着胸脯保证:“周部长您放心,我们按最高标准施工,每天都有监理盯着,绝不让您失望。”

“张总昨天还来视察,说等厂房建好了,要请您来剪彩呢。”

周志高笑着摆手:“剪彩就不用了,等项目投产那天,我来跟工人们一起吃顿开工饭就行。”

旁边的林建军看着这一幕,心里满是敬佩。

这半个月来,周志高每天都泡在产业园,大到项目规划,小到工人的住宿安排,都亲力亲为。

有次深夜暴雨,他还冒雨来查看地基排水,生怕雨水影响施工。

这样的领导,却连该得的表彰都不愿接受,让林建军既感动又愧疚。

“周部长,省里的表彰……”林建军犹豫着开口,话没说完就被周志高打断。

“表彰的事别再提了。”周志高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土,“你们能把项目做好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到工作,比给我发十块奖牌都强。”

“下个月星辰电子的生产线要调试,你们多盯着点,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。”

林建军点点头,眼眶有点发热。

他知道,周志高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和明月市的发展,从来没考虑过自己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明月市的变化越来越明显。

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里,办事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,步行街的商铺重新热闹起来,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听说家里来了企业,开始陆续返乡。

产业园里,绿源的厂房已经建起围墙,星辰电子的设备也在陆续卸货,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
周志高却比之前更忙了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