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1章 你以后还是别赚钱啦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讲的细致,问题还多。
答疑会时间比预期长了不少,直到临近七点才告一段落。
七点多,曲卓在全场潮水般掌声和一众头面人物的相送中,走出了弯大礼堂。
先与工研院方贤齐院长约定,争取四月中下旬抽出时间再来一趟,帮助完成CMOS8086+项目第一阶段的纸面设计论证。又与施敏约好,给他两天的时间处理琐事,确定第一批团队成员,五号在港岛见面。
临上车前孝勇低声跟曲忠禹和曲卓说了两句话,几人分乘两辆车离开。一辆车回家,一辆车去往圆山酒店……
饭局是昨天约好的。
曲卓计划三号回内陆,有了建丰先生的首肯,还要带启功先生一起返程,通过港岛基金会联系内陆申报航线,由松山机场起飞后直奔京城。
临行前,孝武请客。
除了邀请了曲卓两口子,还有曲忠禹和曲久伫。
孝勇和媳妇带着乔小雨到弯大,明面上是得到消息,来见识下曲大博士在讲台上风姿。实际上是来通报一下,今晚的宾客有变,多了启功先生和弯省几位文化界头面人士……
之前孝武不跟一帮文化人表示过嘛,愿意深藏功与名,于暗处默默为启功先生的行程保驾护航。
他也确实是那么做的。
但不出预料,被突如其来的,由上至下的善意冲到熏熏然的文化人们,经过了短暂的怀疑与不安后,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,某种文人梦寐以求,又求而不得的希望。
额,跟两岸没关系,或者说没太大关系,主要是事关社会地位与话语权……
这种希望,让自负满肚子文史经着,自觉空负才学,却又永远莫名单纯的文人们异常亢奋。
还是那句话,不是所有文人都单纯。不单纯的那些,早就不是文人了。最低也得冠上个社会活动家的名头吧……
依旧不出预料……憋来憋去忍来忍去,在启功先生临近返程时,到底有按耐不住的,美滋滋的说出了这个“秘密”。
毫无意外,把谨小慎微的启功先生吓得呀,嘘嘘都不顺畅了。
呃~不是吓得,上火,主要是上火……
孝武得知情况后,临时做了些调整。名义依旧饯行宴,但除了给曲某人饯行,还给启功先生吃颗定心丸。
同时,带上了弟弟,用行动告诉一众文人:不止我支持你们,我们还兄弟同心。对家中老父的影响力,比你们想象中要大得多……
听说情况后,曲忠禹和曲久伫决定不去了。乔小雨应付不来那种场面,跟爷爷和大伯回家。
曲卓跟孝勇两口子去赴约。
启功先生对孝武和孝勇两兄弟如何没多大兴趣,但曲卓在席间说的话,让他心里踏实了许多。
也没说什么。
只是将客观情况摆在桌面,表明北边没有想法强求什么。而且,两边都用着共同的意愿,政治是政治,苗裔是苗裔。
后面如何发展是一码事,民族认同感不能淡。
所以,都不反对民间文化交流。
只不过大船航行掉头不易。
在没有合适契机之前,一定要要低调行事,也需要平哥高尚之人默默的付出……
眼见孝武和孝勇连连点头肯定,启功先生的心里也安稳了不少。文人们则心潮澎湃,厚重的使命感和舍我其谁的气魄油然而生。
孝武似乎有些醉了,被吹捧两句有些飘飘然,对弟弟感叹:“弯省虽地小,但心胸不能小。内陆已经展现出了胸怀,我们不能小气。常言道,来而不往非礼也……”
哥俩一个熏熏然意气风发,一个谨慎有余委婉的表达忧虑。三言两语间,孝勇决定支持兄长的想法,寻合适的时机,也派出文化界代表去往内陆交流……
措辞对不对劲无所谓,兄弟俩再次表现出齐心协力的一面,文人们激动的眼眶通红,鼓掌…举杯…浮一大白。
不是口嗨,真换了大杯子。
一场酒宴临近尾声时,郁郁多年而不得志的,栖栖数载未逢时的,落落半生难展才的,还有戚戚经年莫遂心的,全都喝醉了……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