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一千斤的大野猪立在那里,就好像一堵墙似的,给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这猪神在被赵军打死之前,遭受过不止一次的围猎,身上有旧枪伤,还有老的套子伤。

得说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,自从确定要将猪神用作省博物馆的野猪展出标本后,他们从其它的野猪标本身上裁剪毛皮,不光修复了猪神身上的旧伤,还修补赵军留下的致命枪伤。

此时的猪神虽是标本,但威风凛凛,站在那里高挺着猪头。这要是搁在三四十年后,绝对是又一大网红打卡圣地。

森真由美紧走几步,追上了石井圭也。

此时的石井圭也站在黑熊怪面前,生前重达七百八十多斤的黑熊怪,跟猪神差着不少分量。但由于这两种动物的体型构造不一样,不到八百斤的黑熊怪,坐在那里看着就跟小山一样,给人的压迫感很强。

同样,黑熊怪身上几处枪伤都被修复,而石井圭也视线落在黑熊怪胸前白带上,喃喃道:“这么大……还真是黑熊。”

“石井先生,您看。”忽然,森真由美的声音出现在耳边,石井圭也低头,顺着森真由美所指,看向黑熊怪的介绍牌。

这两鬼子连《新晚报》都能看,自然是中国通。介绍牌的字,石井圭也都能看懂,但他不知道森真由美是什么意思。

“石井先生,您看后一句话。”森真由美凑在石井圭也耳边,小声念着说道:“此黑熊系山河林业局永安林场张援民等人猎杀。”

当初猎熊神的时候,赵军和张援民、李宝玉分帮了,那俩人去对付猪神的小喽啰,赵军单人独枪灭的猪神。

所以当初赵军跟楚安民说的时候,就是让写猪神是赵军等人猎杀。

而猎黑熊怪时,去了赵军、张援民、解臣三人。那天张援民打出致命一枪,并在危难之时,将赵军从熊口中救出。

所以在黑熊怪的介绍里,换成了张援民是主导。

读了这句话,石井圭也没觉得有什么,而森真由美示意他跟自己往回走。

就这样,俩个鬼子再次来到了猪神面前。

刚才没细看,此时石井圭也定睛一看,就明白了森真由美的用意。

“永安林区……”石井圭也喃喃道:“这是个什么地方?”

千斤野猪、七百八十斤黑熊怪,都是世间罕见的异兽,如今同时出现在省博物馆,又是来自同一个地方,这让石井圭也记住了永安林区,记住了赵军和张援民这两个名字。

看到了自己想看的,石井圭也带着森真由美走出了省博物馆。

他们绕到后楼,就见村田智太郎从一台桑塔纳里下来,恭敬地为石井圭也打开了车门。

石井圭也坐进车里,对森真由美道:“和庞先生说,请他帮忙查一查那个永安林区,查一查那个张援民。”

“嗨!”森真由美应了一声,隔了两三秒钟,森真由美小声对石井圭也说:“石井先生,永安林区应该是在山里,华夏小地方的人思维落后,对咱们不是很友好,这会不会……”

“嗯(én)……”石井圭也摇头,道:“由美,华夏有句古话,叫有钱能使鬼推磨。”

自79年开始,岛国给了华夏很多低息的日元贷款。伴随着这些贷款,岛国的家电、日用品涌入华夏。随带的还有一些日本动画片,这两天赵虹、赵娜他们,就看《聪明的一休》呢。

跟着这些乱七八糟的,不少岛国人举着友好的大旗,来到华夏发展。

石井圭也靠着钞能力,在华夏交到了一些朋友,但他也就是在冰城、奉天这两大省城活动,他没去过小县城,更没去过山沟沟。

……

接下来的这四天,赵军可没闲着,他带着赵家帮,带着青龙、黑龙将新楞场附近几座山头扫荡了一遍。

青龙、黑龙联手拿下两头黄毛子,至于可能怀揣崽子的母野猪、马鹿、狍子,都被狗给撵走了。

这就是赵军只带青龙、黑龙的原因,大的它俩拿不下,这样就不伤孕畜。

而交给胡大海的四只小野猪,都活的挺好。之前半死不拉活的那只,第二天就缓过来了,赵军这两天去看,那小猪羔子可能吃了。

这四天,王美兰、金小梅她们也挺忙,她们收拾西院李宝玉的新房。

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,窗户擦干净、南北通风,喜褥、喜被都绷上,枕头也套上,就等一对新人入住了。

至于赵把头,这四天在家主持赵家商会生意和后勤工作。

都这月份了,山上压窝棚打皮张全都下山了。那些跑山人陆陆续续地来卖皮张,都是赵有财接待的。

在收货之余,赵有财还担负起了女人和孩子们的午饭。女人干活、孩子上学,回来都吃现成的,让除赵有财以外的所有人都皆大欢喜。

到了今天,是1988年的4月9号,又一个星期天。

赵家人和邢三吃早饭的时候,赵有财趁着大伙分馒头的时候,他一双小眼睛左瞟右瞅,看看赵军又看看王美兰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“兰呐。”赵有财忽然开口,对王美兰道:“宝玉那屋都收拾利索了吧?”

“利索了。”王美兰笑道:“昨天不就说了嘛,就等着他小两口住进去了。”

“啊。”赵有财点点头,转过头又对赵军说:“你这领狗转悠好几天,新楞场那一片儿,都划拉利索了吧?”

“嗯呐,爸。”赵军笑道:“昨天不就说了嘛,今天就不过去了。”

听赵军这话,赵有财脸上露出笑容,伸手接过赵虹递来的半个馒头,笑道:“那你们今天都在家呗?”

“不在家。”赵军、王美兰异口同声的回答,让赵有财眉头一皱,脸色沉下道:“不是?你们还干啥去?”

“我们今天上山。”说上山这话,不是出自赵军的口,而是王美兰说的。

“上山?”赵有财闻言,声音都变了调,道:“你上山干鸡毛去?”

“你咋说话呢?”王美兰眼睛一横,赵有财才发觉自己失态了。这桌上不光有孩子,主要是还有儿媳妇呢。

“说错了,说错了。”一向嘴硬的赵有财,少有地认了错,然后重新问王美兰道:“你上山干啥去?”

“昨天大林家孩子不来了吗?”王美兰道:“他说西山阳坡那边,大脑壳都出来了,一片、一片的。”

王美兰口中的大脑壳,就是小根蒜,是这边最早出来的野菜。

四月初,天气还凉。但阳坡暖和,落叶覆盖保温,有些青草已经破土而出了。

都说穷人家孩子早当家,武大林不在家,林文芹忙活小卖店,他家的俩孩子就在山根子附近套野鸡、套跳猫。

套着了就拿着猎物,自己走来永安,将野鸡、跳猫卖给他们敬爱的赵大奶奶。

昨天俩孩子溜套子的时候,看着落叶之间拱出小根蒜的蒜苗了。

他们把这消息告诉给了王美兰,说一划拉开那树叶,底下大脑壳一片一片的,可多了呢。

俩孩子挺懂事,他们知道王美兰收他们野鸡、跳猫,纯是照顾他家。

于是那俩孩子跟王美兰说,西山阳坡出小根蒜的事,他们谁都不告诉,就让王美兰去采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