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7章 室如悬磬,野无青草 (2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他看着那些自己督造出来的『合格』军械在实战中变成笑话,冷汗浸透了内衫。他在这个瞬间,恨不得立刻化为一缕青烟,缩到地上墙上的某个裂缝里面去。
但是过了片刻之后,他就渐渐的缓了过来。
这……
这和他武库校尉有什么关系?
这是原本后方运输而来的兵器有问题好不好!
他武库校尉能管武库,但是能管得了其他地方运输而来的物资么?
没错!
运来的时候,就已经是坏了的!
至于『入库』……
便是当下因为工作不细致,临时抽调的劳役不熟悉,将那些『不合格』的,放在武库之外的兵器箭矢也搬上来了!绝对不是已经『入库』的那些!
只要将责任推到那些劳役身上……
如此一来,便是丝毫关联也没有了!
完美!
武库校尉李贲缓缓的站直了,顿时觉得气也顺畅了,腿脚也不抖了,一口气再上上下下的爬几次邺城城墙也没有问题。
……
……
虽然直面骠骑军的进攻是邺城北城,但是南城之中的邺城百姓也被巨大的动静惊醒。
恐慌如同实质的浓雾,随着骠骑军进攻的声响,渗透进南城每一个潮湿阴暗的角落。
官府的锣声和吏员声嘶力竭的吆喝在巷弄间回荡,内容从最初的『肃静!不得慌乱!』很快的就变成了『奉世子令!行大汉律!全城戒严!各坊闭户!胆敢擅出者,以通敌论处,格杀勿论!』
沉重的坊门被彻底落栓锁死,甚至还用粗大的木桩从内顶住。
街道上不再仅仅是偶尔巡逻的坊丁,还有成队的甲士时不时铿锵走过。
那些原本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兵卒,现在眼神警惕而冰冷的盯着民坊,手中的兵刃对着空荡荡的街道,也仿佛对着每一扇紧闭的门窗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南城的百姓被彻底囚禁在了自己的家里,或者说,囚禁在了饥饿与恐惧的双重牢笼之中。
形成了一种绝望的隔断。
『娘亲,我饿……』
孩童细弱的哭声从一扇破旧的门板后传出,立刻被大人用手捂住,只剩下压抑的呜咽。
这个时候,连哭泣都成了一种奢侈,生怕引来门外兵士的呵斥,甚至更坏的后果。
南城的百姓民众,挤在门后、窗边,徒劳地向外张望,虽然什么也看不到。
视线被坊墙和紧闭的门窗阻断,但声音却无孔不入。
北面城墙方向传来的厮杀声、撞击声、号角声,甚至隐约的惨叫声,像鬼魅一样钻进来,敲打着每一个人早已紧绷的神经。
『不是说……万无一失吗?』
一个枯瘦的男人蜷在墙角,眼神空洞地重复着这句话,像是在问别人,又像是在问自己。
他昨天还在为修缮城墙出劳役,换回了小半袋掺着麸皮的粟米,如今那袋米似乎已经成为了全家的唯一希望。
下一袋米什么时候才有……
他不清楚。
『官府的话也能信?』旁边的老妻哑着声音,带着一丝嘲讽的哭腔,『他们北城的老爷们,什么时候管过我们南城的死活?』
『家里……还有多少吃食……』枯瘦的男人哑声说道。
『还能有多少?能撑个三五天就不错了……』婆娘盘算着,『原先还能出城多少采点野果,薅点树叶……现在那也去不了……』
『去不了就吃少些……』枯瘦的男人说道,『再忍忍……再忍忍……』
『大人还好说,孩儿怎么办?』
『孩儿……』
还没等枯瘦的男人说出什么一二三来,就听到隔壁传来了老妇的嚎哭声,『天杀的啊……我孩儿孩儿昨日才去的劳役……现在还在城墙上啊……我的孩儿啊……』
起初嚎哭的声音,就像是即将溺水而死的求救声,但是很快就只剩下了咕噜声,就像是深潭里面翻涌起来的泡泡。
南城之中,谁家没死过人?
要么就是谁的父亲,要么就是谁的孩儿……
枯瘦的男人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孩子。
比不定期的死亡更为迫切的恐怖,就是眼前的饥饿。
或许明天自己就会死,但是今天就必须吃东西。
不论是什么东西。
即便是之前不愿意吃的东西……
战端一启,南城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物资供应体系瞬间断裂。
那些响应『号召』为北城大户服务的店铺早已自身难保,关门大吉。偶尔有官府组织的粮队,也是在重兵护卫下直奔北城仓廪或军营,根本不会在南城的巷弄停留片刻。
『军爷!!』有人隔着坊门,向着外面值守的坊丁低声呼喊,『行行好,家里一点吃的都没了,娃快饿死了,能不能……』
『闭嘴!』外面的坊丁声音同样焦虑而不耐烦,『上头有令!谁也不许出坊!等着!』
『等?等到什么时候?』
『等到打完仗!』坊丁没好气地吼道,『再嚷嚷,小心治你扰乱军心之罪!』
『家里没吃的了啊!』
『你不是还有娃么?!』
隔着坊门的叫喊声,瞬间就沉默下去。
是啊,不是还有娃么?
就像是……
谁的家里没有一房?
即便是破败不堪,四壁漏风,和北城那些雕梁画栋的房屋完全不一样,但是在数据上,依旧是实打实的,不容争辩的房子。
谁家没有一车?
即便是鸡公车不也是车么?时速25以下不也是车么,就算是载不了人,也可以运些货啊,能说不是车么?
有车,有房,能叫做苦难百姓,贫穷民众么?
也就自然不需要什么特别帮助,额外补给了。
而北城的那些官吏家属,士族子弟就不一样了,他们居住的房屋,虽然华贵无比,但是不是他们个人名下的啊,要么是官府的,要么是族内的,在他们名下,那真的是一间房屋一辆车子都没有,这样一穷二白的人,难道不应该获取更多的额外补助么?
再加上北城有良好的秩序,有宽敞便捷的运输街道,还有……
南城有什么?
只有绝望在沉默当中蔓延。
家家户户开始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。
当北城的官吏家属士族子弟埋怨菜叶子不新鲜的时候,南城的百姓民众早就已经开始吃那些不可明说,也不能大张旗鼓的落在史书上,官方更不让提的东西了。
北城城墙上的战斗是看得见的火,而南城坊间弥漫的,是一种无声的、缓慢燃烧的火焰。
那是饥饿的火焰,是恐惧的火焰,最终会转化为绝望和愤怒的火焰。
但是这种转化,很慢,很慢,慢到了官老爷都无所谓……
大汉烧过,大唐烧过……
哪一个王朝表面繁华之下没有这种暗火阴燃?
就像是当下,南城的百姓民众他们不懂什么天下大势,不懂曹氏和骠骑军的恩怨。
他们只知道,战争来了,城门坊门关了。
为了不乱,那些官吏老爷们几乎是没有任何的考虑,也没有任何的犹豫,唯一的举措,就是把他们关起来。
就像是关着一群的猪羊。
有意思的是,南城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,也还保持着某种『秩序』。
或许,是有些人早就习惯了被关着。
当然,南城之人也不是全部都被关着,偶尔会有一些被放出来,比如工匠。
人的思维惯性,是很可怕的。
邺城上下,包括曹丕,以及被称之为荀彧二号的陈群,他们依旧还觉得南城不会有问题。
因为这么多年来,南城,或者说在冀州的百姓民众都是这么过来的,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和之前所有的政令,法规没有任何的区别,那么既然之前的三四百年都没问题,没出事,现在又怎么可能会有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