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端午过后,恢复往日的平静,孙山休假后,埋头苦干,把不少公文处理好了。

幸好辰州府没啥新任务,所以过得比较清闲。

至于百姓之间的“鸡毛蒜皮”之事,交给王县丞去烦恼。

除非出了重大伤亡,孙山才亲自处理。

要说管理一个县,琐碎的事情实在太多了,特别是遇到百姓告状,更是头疼。

也不知道是不是张三和李四的“丁娘子布案”开了头,来衙门告状的群众竟然增多了。

起码比之前多了不少。

孙山先让人写状纸,把原告,被告,诉求,前因后果一一写清楚。

如果请不起“金牙大状”也没关系,孙山设立了一个“法律援助”部门,里面有一两个临时“公益大状”可以帮忙写状纸。

当然明面上说“公益”,实际衙门出坐堂费。

第一步写好状纸后,张师爷先查阅,如果是“家长里短”,“邻里纠纷”,“夫妻争吵”等等小事,就安排“礼房”“,兵房”的两位主事进行堂前调节。

如果能和解最好,不和解,再进入下一步。

“礼房”的崔书吏不解地问:“孙大人,审案的事不归我管啊?”

好好地坐在办公室吃茶嗑瓜子,怎么忽然多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责任?

崔书吏不理解,也不愿意。

“兵房”的主事丁书吏也好不理解:“大人,这事下属没经验啊。”

其实更想说的是:这事不归下属管,怎么找他去处理的?

孙山暗暗地翻了翻白眼。

要说衙门谁最清闲,非这两位书吏不可。

礼房除了举办县试活动,平日都在办公室打瞌睡,闲得快发霉了。

沅陆县这种穷乡僻野,深山老林的地方,不要说一年了,十年都不会有一个大人物降临,礼房根本没什么礼仪之事要安排。

而“兵房”比“礼房”更是闲得出汁。

礼房还有县试忙一忙,兵房呢?

沅陆一个毫无军事要点的地方,孙山也不知道兵房存在的意义。

莫非他们要发明创造兵器?可根本没条件,更没技术。

兵房就是为了好听,不得不设置的一个闲置机构,如果真的遇到外敌,要去干活的也是梁巡检,哪里轮到丁书吏。

孙山最见不得闲人,于是案子调解的工作交给两个人。

初一到初五崔书吏处理,初六到初十丁书吏处理,如此类推,一人干五天,休息五天。

孙山理直气壮地说:“案子当然不归你们管了,但案子还没成立啊。这是案子前调解,能调解就调解,不能调解就会有专人处理。”

崔书吏和丁书吏正想拒绝。

孙山又说:“每一件写了状纸的案子,调解好,或者没办法调解。本官都会根据案子的数量,给你们相应的报酬。协调好的案子奖励多一些,不能协调的案子奖励少一些,多劳多得,做得越多,奖励越多。”

这么一说,崔书吏和丁书吏眼睛亮了又亮。

特别是兵房的丁书吏,他所在的职位简直清水衙门,清的不能再清,平日根本没有机会赚外快,日子比其他部位的官吏苦不少。

如果有奖励,兜里能多不少铜板哩。

崔书吏也欢喜啊,礼房也就学生参加县试能抽点水,但县试一年只一次啊。

抽水的机会少之又少,如果能协助孙大人处理所谓的“案前调解”,获得相应的报酬,一个月起码能多吃几顿肉。

于是两位书吏爽快地答应,迫不及待地等刁民来告状。

有钱使的鬼推磨,看看,有钱做官也一样推磨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