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诸葛亮对此十分赞同,他对苏羽说道:“主公设立学堂,培养人才,实乃远见卓识之举。如今乱世之中,人才乃是最为宝贵的财富,只要我们拥有足够多的人才,何愁天下不定?”

然而,平静的表面下,往往隐藏着汹涌的暗流。就在苏羽全力治理益州之时,一些刘璋的旧部却暗中勾结,企图发动叛乱,夺回益州的控制权。其中,以原益州将领李严为首的一批人,更是蠢蠢欲动,他们秘密联络了一些对苏羽不满的官员和豪强,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叛乱。

李严原本是刘璋手下的得力将领,苏羽占领益州后,虽然没有迫害他,还任命他为裨将军,但李严心中却始终对苏羽心存不满,认为苏羽是外来者,侵占了刘璋的基业。他一直暗中观察着苏羽的动向,寻找着推翻苏羽政权的机会。

这日,李严召集了几个心腹在自己的府中密谈。昏暗的房间里,几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,气氛十分凝重。李严压低声音说道:“诸位,苏羽占领益州已有数月,如今他施行的一系列政策,看似深得民心,实则是在收买人心,巩固自己的统治。我们身为刘璋的旧部,岂能眼睁睁地看着益州落入他人之手?”

其中一人附和道:“将军所言极是!苏羽不过是个外来的侵略者,我们绝不能屈从于他的统治。只是如今苏羽势力强大,又有诸葛亮辅佐,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 李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说道:“如今苏羽刚刚占领益州,根基尚未稳固,而且他将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边境,防备曹魏和东吴的进攻,成都城内的兵力相对空虚,这正是我们发动叛乱的好时机。我已经联络了城外的一些豪强势力,只要我们里应外合,定能一举攻破成都,赶走苏羽!”

众人听了李严的话,都纷纷表示赞同。他们开始秘密筹划叛乱的具体事宜,一场危机正悄然向成都逼近。

此时的苏羽和诸葛亮,还没有察觉到李严等人的阴谋。他们正忙于制定新的政策,进一步推动益州的发展。诸葛亮向苏羽建议道:“主公,如今益州的农业生产已经逐渐恢复,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。我们可以在成都、江州等主要城市设立集市,鼓励商人进行贸易活动,同时还可以扶持一些手工业作坊,生产丝绸、瓷器等商品,不仅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,还能为我们的军队提供更多的物资支持。”

苏羽对诸葛亮的建议十分认可,他当即下令,让手下的官员按照诸葛亮的建议,尽快落实相关的政策。就在他们为益州的未来规划蓝图之时,一份来自边境的急报,打破了成都城内的平静。

急报称,曹魏大将夏侯渊率领五万大军,正朝着益州的边境重镇汉中进发,看样子是想趁机夺取汉中。汉中是益州的门户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如果汉中落入曹魏之手,那么成都就将直接暴露在曹魏的兵锋之下,后果不堪设想。

苏羽收到急报后,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。他立刻召集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等文武大臣,在议事厅内召开紧急会议,商讨应对之策。

会议上,张飞率先站起身,大声说道:“主公,夏侯渊这匹夫竟敢来犯我益州,末将愿率领大军前往汉中,定要将他打得落花流水,让他知道我蜀军的厉害!” 赵云也随之说道:“主公,末将也愿与翼德一同前往,助他一臂之力。”

苏羽看向诸葛亮,等待着他的意见。诸葛亮沉思片刻后,缓缓说道:“夏侯渊乃是曹魏名将,勇猛善战,此次他率领五万大军前来,来势汹汹,我们万万不可轻敌。汉中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我们应当派重兵驻守汉中,坚守不出,以逸待劳,消耗曹军的粮草和士气。同时,我们还可以派人联络东吴,希望他们能够出兵牵制曹魏的兵力,减轻我们汉中前线的压力。”

苏羽点了点头,说道:“军师所言极是。夏侯渊兵力强盛,我们不宜与他们正面交锋。就按照军师的计策,派张飞、赵云二位将军率领三万大军前往汉中驻守,务必守住汉中。另外,再派使者前往东吴,面见孙权,商议联合抗曹之事。”

就在众人准备按照计划行动之时,又一份急报送到了议事厅。这份急报来自成都城内的守军,称发现有一批不明身份的人在城内四处活动,形迹十分可疑,似乎在暗中联络一些人,可能图谋不轨。

苏羽和诸葛亮心中都是一紧,他们隐隐感觉到,成都城内可能即将发生变故。诸葛亮脸色严肃地说道:“主公,看来有人想趁我们应对汉中战事之机,在城内发动叛乱。我们必须立刻加强成都的城防,严密监视城内的动向,找出那些图谋不轨之人,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。”

苏羽当机立断,下令道:“即刻起,加强成都各城门的守卫,严格检查进出城的人员。同时,命人暗中调查那些形迹可疑之人的身份和动向,一旦发现异常,立刻上报。另外,让张松协助我们处理城内的政务,安抚百姓,避免引起恐慌。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,让原本平静的益州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。苏羽站在议事厅的窗前,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接下来的日子,将会是对他和蜀军的一场严峻考验。无论是汉中前线的曹魏大军,还是成都城内潜藏的叛乱势力,都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。但他没有丝毫退缩,眼神中反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。他坚信,只要有诸葛亮等贤臣的辅佐,有张飞、赵云等猛将的相助,有益州百姓的支持,他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,守护好益州这片土地,为实现天下统一的目标继续前行。

而在江东,周瑜回到建业后,立刻前往宫中面见孙权。孙权见到周瑜,连忙起身迎接,问道:“公瑾,此次出兵益州之事,辛苦你了。如今蜀军已经占领益州,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?” 周瑜躬身行礼后,说道:“主公,蜀军占领益州,势力大增,已成我东吴心腹之患。如今曹魏又出兵攻打益州汉中,这对我们来说,既是危机,也是机遇。我们可以趁蜀军主力被牵制在汉中之际,出兵攻打荆州,夺回我们之前借给刘备的荆州之地。”

孙权听了周瑜的建议,心中有些犹豫。他说道:“公瑾,荆州乃是刘备的重要根据地,我们如果出兵攻打荆州,必然会引发蜀、吴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。而且,曹魏也可能会趁机坐收渔翁之利,这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啊。” 周瑜说道:“主公,如今的局势,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了。如果我们不趁此机会夺回荆州,等到蜀军在益州站稳脚跟,实力进一步壮大之后,他们必然会对我们东吴发动进攻。到那时,我们将更加被动。而且,我们出兵攻打荆州,也可以向曹魏表明我们的立场,让他们知道我们东吴并非好欺负的,或许还能让他们不敢轻易对我们动手。”

就在孙权和周瑜商议对策之时,东吴的谋士鲁肃也来到了宫中。鲁肃得知了孙权和周瑜的商议内容后,说道:“主公,大都督,依我之见,我们此时不宜与蜀军开战。如今曹魏势力强大,是我们和蜀军共同的敌人。如果我们与蜀军自相残杀,只会让曹魏得利。我们不如继续与蜀军保持联盟关系,共同对抗曹魏。等到击败曹魏之后,我们再与蜀军商议荆州的归属问题,这样才是长远之计。”

周瑜闻言,眉头紧锁,说道:“子敬,你太过天真了。刘备此人野心勃勃,如今他已经占领了益州和荆州,实力大增,怎么可能会轻易将荆州还给我们?我们与其寄希望于刘备的仁慈,不如主动出击,夺回属于我们的东西。” 鲁肃反驳道:“大都督,刘备虽然野心勃勃,但他也深知曹魏是我们共同的敌人。如果我们能够以大局为重,与蜀军继续保持联盟,不仅可以抵御曹魏的进攻,还能为我们东吴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。如果我们此时与蜀军开战,一旦曹魏趁机南下,我们将腹背受敌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
孙权在一旁听着周瑜和鲁肃的争论,心中更加犹豫不定。他知道,周瑜和鲁肃的建议都有各自的道理,但他必须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,否则将会给东吴带来灭顶之灾。他沉思了许久,说道:“你们二人的建议都有道理,容我再好好考虑一下。此事关系重大,不能草率决定。”

孙权话音刚落,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内侍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,跪地禀报道:“主公,荆州急报!关羽命人沿江布防,还增派了两万兵力驻守公安,似有防备我东吴之举!”

周瑜猛地一拍案几,青瓷酒盏震得嗡嗡作响:“果然如此!刘备表面与我东吴称兄道弟,暗地里却早有防备。主公,此事已不容迟疑,若再放任关羽壮大,日后想要夺回荆州,难如登天!”

鲁肃脸色也沉了下来,但仍强压着心绪说道:“主公,关羽增兵或许只是为了防备曹魏。近日听闻曹操已命曹仁率军进驻樊城,关羽此举说不定是为了应对曹魏,并非针对我东吴。”

孙权站起身,在殿内来回踱步,眉头紧锁。荆州之地,地势险要,既是兵家必争之地,也是东吴抵御曹魏的重要屏障。若能夺回荆州,东吴的防线将更加稳固;可若此时与蜀军开战,一旦曹魏趁机南下,东吴腹背受敌,后果不堪设想。

“来人,传吕蒙进殿!” 孙权思索片刻,开口下令。吕蒙是东吴的得力将领,常年驻守边境,对荆州的情况颇为了解,或许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。

不多时,吕蒙一身戎装,快步走进殿内,躬身行礼:“末将吕蒙,参见主公!”

“子明,免礼。” 孙权示意吕蒙起身,“方才荆州传来急报,关羽增兵公安,你对此事有何看法?”

吕蒙直起身,目光锐利:“主公,依末将之见,关羽增兵绝非偶然。刘备占据益州后,实力大增,早已不满足于现状。荆州乃是我东吴的门户,关羽此举,分明是想进一步巩固在荆州的势力,日后若有机会,说不定还会对我东吴发难。末将认为,大都督所言极是,我们应当趁关羽尚未完全站稳脚跟,主动出击,夺回荆州!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