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七章 关内种田,帝都惊雷 (1 / 2)
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春风吹过镇北关,带来了泥土的芬芳,也吹来了几分安宁。
自从李琼回归之后,关内的一切,都以一种惊人的效率,重新回到了正轨。
军纪严明,防务井然,那些被曹嵩搞得乌烟瘴气的军营,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肃杀之气。
只是,最近关内的将士们,都发现了一件怪事。
他们那位算无遗策,杀伐果断的李将军,最近好像迷上了一件跟打仗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。
帅府后院,那片原本用来养花的园子,被李琼给推平了。
他命人从关外运来了好几车黑土,将园子圈了起来,然后,整天一个人猫在里面,像个老农一样,捣鼓着一些谁也看不懂的玩意儿。
这天下午,新上任的副帅赵勇,抱着一堆军务文书,急匆匆地来找李琼。
可他在帅府大堂等了半天,也不见人影,一问亲兵,才知道将军又去后院种地了。
赵勇一脸无奈,只得硬着头皮,往后院走去。
刚一进院门,他就看见了令他哭笑不得的一幕。
李琼正蹲在一小块田垄上,身上那件价值不菲的锦袍,下摆沾满了泥土。
他手里正捏着几颗黑乎乎的种子,时而放在鼻子底下闻闻,时而又对着太阳,眯着眼睛仔细端详,那专注的神情,仿佛手里捧着的不是种子,而是什么绝世珍宝。
“将军。”赵勇清了清嗓子,有些尴尬地开口,“您这是在做什么?”
李琼抬起头,看到是赵勇,便笑着招了招手:“来得正好,帮我看看,这玩意儿,能不能在咱们北境活下来。”
赵勇走上前,接过那几颗种子,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,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。
这东西长得奇形怪状,有点像干瘪的地瓜,又有点像发了霉的土豆,他反正是没见过。
“将军,恕末将眼拙,这是何物?”
“我也不知道。”李琼的回答,让赵勇差点一个趔趄。
“这是我从一个西域商人手里换来的,他们管这叫地蛋,说是埋在土里,秋天就能长出一大堆来,而且不怕冷不怕旱。”
赵勇的眉头,皱得更紧了。
“将军,您日理万机,何必把心思,花在这种奇技淫巧之上?这军中还有一大堆事务,等着您定夺呢?”
“老赵啊。”李琼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泥土,他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问了另一个问题。
“你跟在王爷身边多年,你告诉我,咱们镇北军,兵是不是天下最强的兵?将是不是天下最猛的将?”
赵勇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那是自然!我镇北军的儿郎,一个能顶南边那些软脚虾三个!”
“那王爷呢,论威望,论战功,这满朝文武,有几个比得上?”
“王爷乃不世出的帅才,威望盖世,这更是毋庸置疑!”
“那好,我再问你。”李琼的眼神,陡然变得深邃。
“既然我们兵强马壮,主帅英明,为什么这么多年,还要处处受制于人?为什么一个曹嵩那样的蠢货,就能拿着一道圣旨,跑到我们头上作威作福?为什么我们几十万将士的粮草军饷,要看京城里那些文官的脸色?”
赵勇被这一连串的问题,问得愣住了。他张了张嘴,有些不确定地给出了那个所有人都知道的答案。
“因为我们这北境之地,太过贫瘠,种不出足够的粮食。我们这几十万张嘴,得靠朝廷从关内调拨粮草,才能养活。”
“说对了!”李琼重重地一点头,他将手中的那颗地蛋,像宝贝一样重新捧在手心。
“这就是我们的命脉,也是套在我们脖子上的枷锁!”
“我们吃的,是朝廷的米。我们穿的,是朝廷的衣。所以,我们的刀,就得听朝廷的话。”
“我研究这些东西,就是要找到一种,能代替米麦,能在我们这苦寒之地,也能蓬勃生长的作物!”
他的声音,变得激昂起来,眼中燃烧着一种赵勇从未见过的,名为野心的火焰。
“老赵,你想象一下,如果有一天,我们镇北关的粮仓,堆得比山还高。我们的牛羊,遍布整个草原。我们不再需要朝廷的一粒米,一寸布。”
“到了那个时候,谁还敢对我们指手画脚?谁的圣旨,还敢越过镇北关一步?”
“到了那个时候,我们镇北军的刀,才真正是我们自己的刀!”
轰!
这番话,如同一道惊雷,在赵勇的脑海中炸响!
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,第一次,窥见了他那深藏在心底的,真正庞大的图谋。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夺回兵权,抵御外辱了。
这是在挖大周朝的根基,这是在为割据一方,甚至是自立为王做准备!
赵勇的心,狂跳不止。
他本能地感到恐惧,但紧随其后的,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血脉喷张的兴奋!
大丈夫在世,谁不想封王拜将,开创一番不世之功业?
他看着李琼,那颗曾经只知忠于镇北王的心,在这一刻,彻底地,毫无保留地,倒向了眼前这个年轻人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他单膝跪地,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“末将,愿为将军,赴汤蹈火!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