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“这荒山野岭的,竟然真有人?”

车队前头,一个负责探路的持刀青年勒住马缰。

看到溪边篝火旁独坐的陆景,脸上露出明显的惊讶。

他警惕的握紧了刀柄,扬声喝问:“你是何人?在此作甚?”

陆景闻声,懒懒地抬了抬眼皮,扫了一眼这支突然出现的车队。

规模不小,连同护卫、车夫,怕是有三四十人,还不算马车里的人。

七辆马车虽然不算奢华,却颇为坚固,其余人也大多配有马匹,装备齐整。

这般阵仗,绝非普通行商或农户。

更让陆景留意的是,他们选择的路径并非相对安全的官道,而是与自己一样,穿行在这人迹罕至的山野之间。

面对青年的质问,陆景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,并未作答,姿态从容,显得有些漠然。

“松庭,不得无礼!”

一个沉稳的声音自车队后方响起。

随即,一名身着劲装、面容精干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上前来。

他先是用眼神制止了那名持刀青年,随后转向陆景,拱手抱拳,行了一个江湖礼数,语气颇为客气:

“这位小兄弟,请勿见怪,我等也是赶路的行人,见此处有溪流,地势也还算开阔,想在此歇脚一晚。看来今晚要与小兄弟做个邻居了,若有打扰之处,还望海涵。”

陆景见他态度不错,便也点了点头,语气平淡:“荒郊野外,诸位请自便。”

“多谢小兄弟行个方便。”中年人再次道谢。

随即转身,熟练地指挥着队伍,开始在距离陆景篝火十几米外的一片空地上,驻扎下来。

整个队伍行动迅捷而有序。

有人负责清理杂草平整地面,有人从马车上取下帐篷开始搭建,有人负责照料马匹。

还有几名手持兵刃的护卫自动散开,在营地外围巡视。

陆景目光随意扫过,注意到中间那辆最大的马车上,下来了几位女眷和几个孩童。

其中一位身着淡青色衣裙、气质清雅的年轻女子,被众人隐隐称为“小姐”。

而方才与他交谈的中年人,则不时向她低声汇报着什么,看样子应是这支队伍的侍卫首领。

陆景收回目光,不再过多关注。

他重新坐回自己的篝火前,抬头望向夜空。

星星稀疏,月色朦胧。

穿越至今,陆景倒是难得有此刻这般闲暇,静下心来欣赏这异世界的夜色,别有一番趣味。

“小兄弟。”

过了一阵子,中年人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只见他端着一个木托盘走了过来,上面放着不少油光锃亮的肉条,和七八个雪白的大馒头。

“荒山野岭的,想必小兄弟带的干粮也有限。我们这边东西还算齐全,刚做了些吃食,若小兄弟不嫌弃,不妨用些?就当是感谢你允我们在此落脚的一点心意。”

程玉刚笑容和煦,语气真诚。

陆景看了看那香气扑鼻的肉条,和松软的馒头,又摸了摸自己才六七分饱的肚子,当下也不推辞,直接伸手接过。

“多谢,那我便不客气了。”

他不怕对方下毒。

一来双方素昧平生,无冤无仇。

二来他出来之前,安妙依赠予他一只能疗伤治病的蛊虫。

他更有系统奖励的九转金丹保底,底气十足。

两人就着篝火,一边吃,一边随口闲聊起来。

互通姓名后,陆景得知这中年人名叫程玉刚。

更让他意外的是,程玉刚他们此行的目的地,竟然也是江南。

“如今江南兵荒马乱,白莲教势大,程兄为何还要举家前往?”陆景咬了口馒头,随意的问道。

程玉刚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一丝复杂之色:“不瞒陆兄弟,我们本就是江南人士,几年前因为主家突遇变故,不得已才背井离乡,北上去了兴宁府避祸。如今听闻江南局势有变,便想着冒险回去看看,或许能寻个机会重振家业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陆景点了点头。

举家迁回战乱之地,这倒是有些奇怪。

不过他也懒得深究。

“陆兄弟是哪里人?看你这气度,不似寻常人家。”程玉刚转而问道。

“皇城人士。”陆景咽下口中的食物,答道。

“哦?那陆兄弟此行是去……”

“陵州。”

“陵州?”程玉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“陆兄弟也去江南?怎么独自一人行走在这山野之间?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?”

“初次远行,不慎迷路了。”

程玉刚闻言,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。

他干笑两声:“原……原来如此。”

他顿了顿,才继续问道:“恕程某冒昧,陆兄弟此番去陵州,是探亲还是访友?如今那边可不太平啊。”

陆景拿起一根肉条,语气平淡道:

“找我老婆的养女。”

“她因为江南战乱,与家里失联了,我老婆不放心,让我去把人找回来。”

“呃……”程玉刚顿时语塞,表情变得十分精彩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一瞬间,他脑补出了一场大戏——

眼前这陆兄弟年纪轻轻,相貌俊朗,竟是入赘了一位颇有身份,或者财富的年长妇人。

那妇人或许自身无法生育,收养了一个女儿,对其极为宠爱。

如今养女在江南失联,这陆兄弟便被派出来寻人,想必在家中地位有些微妙,需要讨好那位夫人……

想到这里,程玉刚看向陆景的目光中,不禁带上了一丝不同情与了然。

他轻咳一声,语气带着几分感慨道:“江南凶险,陆兄弟为了一个并无血缘的养女,甘冒奇险,千里寻人,此等情义,程某佩服!”

陆景对此,只是淡淡一笑,继续享用食物。

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江南的风土人情,和沿途见闻,程玉刚便起身告辞,回到了自家的营地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