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琅文学www.zilangwx.com

要知道,陈伟峰今年也不过才四十多点,就坐上了省会明州市核心城区区委书记的位置,这份履历在整个江省政坛都是数得着的。

去年省里开会时,邻市一位副市长想在项目安排上压南福区一头,结果被陈伟峰当场驳得下不来台,这事至今还在圈内传为谈资。

可眼下,这位向来以强势着称的"陈铁腕",居然对一个年轻县长如此毕恭毕敬?

区城建局的王局长下意识掐了把自己的大腿,确认不是在做梦。

众人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,包间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。

这种诡异的安静持续了约莫两三秒,直到陈伟峰一个眼风扫过来,在座的领导们才如梦初醒,纷纷端起茶杯掩饰尴尬。

但每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,能让陈书记这般放低姿态的年轻人,来历绝对不简单。

李达康将陈伟峰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,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。

他自然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什么,一个二十多岁的县长,任谁都会往"背景深厚"这个方向猜测。

他端起茶杯,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。

这场景他早已司空见惯。

自从担任县长以来,几乎每个初次见面的官员都会露出类似的神情。

先是惊讶于他的年轻,继而陷入揣测,最后变成现在这样的恭敬。

李达康在心里淡淡一笑。

前世在基层摸爬滚打几十年,让他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。

在体制内,能力固然重要,但若没有相应的机缘和助力,再出色的才干也难有施展的舞台。

毕竟,体制内最不缺的就是有能力的人,缺的是能打破常规的机遇与助力。

像他这样年纪就能主政一方的,在旁人眼中必定是"上面有人"。

不过李达康并不打算解释什么。

这些猜测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便利,既能让他人心存敬畏,又能省去不少不必要的试探。

他放下茶杯,目光平静地看向陈伟峰,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对方的猜测,只是从容地转移了话题:"陈书记在南福区主政多年,想必对城市建设很有心得吧?"。

陈伟峰敏锐地捕捉到李达康转移话题的意图,立即顺着话头接了下去:"说到城市建设,南福区这几年在老旧小区改造上确实有些心得..."。

他侃侃而谈,既展现了作为一方主官的深厚功底,又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向李达康可能感兴趣的领域。

作为在省直机关工作多年,又在地方主政过的领导干部,陈伟峰的见解确实独到。

他谈起城市规划时条理分明,分析经济数据时信手拈来,时不时还穿插几个生动的案例,展现出过人的政治智慧。

而李达康的回应则更让陈伟峰惊喜。

虽然对方主政经验看似不足,但提出的观点却极具前瞻性。

从城市建设到产业转型升级,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。

特别是谈到营商环境改革时,李达康提出的"最多跑一次"理念,让陈伟峰眼前一亮,这种超前思维完全不像是一个年轻干部能具备的。

两人越聊越投机,陈伟峰甚至忘记了最初的拘谨,不时拍案叫绝。

就在这相谈甚欢之际,包间门被轻轻推开,服务员端着精致的凉菜鱼贯而入。

与此同时,外面大厅响起了悠扬的婚礼进行曲,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: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